【R:閱讀原文片段】
《非暴力溝通》
在生氣時,批評和指責他人都無法真正傳達我們的心聲。如果想充分表達憤怒,我們就不能歸咎于他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與批評和指責他人相比,直接說出我們的需要更有可能使我們的愿望得到滿足。
表達憤怒的四個步驟是:(1)停下來,除了呼吸,什么都別做;(2)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們生氣了;(3)體會自己的需要;(4)表達感受和尚未滿足的需要。有時在第3步和第4步之間,我們需要先傾聽他人。在得到傾訴和理解之后,他們也就可以靜下心來體會我們的感受和需要。我們需要給自己充分的時間來學習和運用非暴力溝通。
【I:拆書家講解引導】
我們常常被勸諫“莫生氣莫生氣,人生就像一場戲”,但其實擲地有聲又言之有理地表達自己內心的不滿,不僅能釋放內心的不快,也更能解決問題。那怎樣才能有效地表達內心的憤怒,最終解決問題呢?作者認為第一步要給自己一點點冷靜的時間,什么都不做;然后想想什么原因使我們生氣;接著認真想想這件事里,我們想得到什么;最后再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當然作者也提到過程中還需要傾聽對方的需求。
為什么這四步表達憤怒行之有效呢?
1)“沖動是魔鬼”,當我們內心不滿時,如果不先停下來冷卻自己,很容易做一些不理智的事,而往往這些行為在事后會讓人們后悔不已。就好像有些不法分子,因為某一瞬間的起心動念以及那一瞬間的不冷靜,最后鋃鐺入獄、悔不當初;
2)第二步,想一想什么原因或者想法讓我們生氣、憤怒,比如面對丈夫的晚歸,妻子生氣時就應該想想自己生氣是“覺得丈夫不顧家、不夠關心自己”等等原因,找到了原因才能對癥下藥;
3)接著,想想自己的需求,比如面對晚歸的丈夫,妻子的需求是希望丈夫能準時回家、關心自己、給自己安全感等等。這一步是至關重要的,只有認清自己的需求,為表達需求提供依據,最終才能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
4)最后一步,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為了充分表達自己,經過前面幾個步驟,怒火此時已被轉化為需要以及與需要相聯系的情感了。當妻子向丈夫表達“你最近挺晚回家的,我一個人在家挺害怕的,我想你下班了在家多陪陪我”時遠比歇斯底里地表達怒火更能改變丈夫的行為。
而真正要做好這四步,我認為要首先真正了解這四步,然后刻意練習,最后總結回顧。這樣一個PDCA循環才能真正將有效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去。
【A1:聯系過往經驗】
生活中,我常常沒有做到這四步來表達自己的憤怒或者不滿。
比如,上周五我打車去公司,等了20分鐘滴滴師傅還沒來,眼看就要遲到了。
我打電話給師傅:“師傅,你怎么回事啊,等了你這么久還沒來,我走路都快到了,你到哪里了?!”
師傅也很生氣:“滴滴派單派這么遠,你這么近的單誰想接啊”,然后把我電話掛了,取消了我的訂單,最終導致我遲到了。
仔細對照作者提到的四步,我發現我根本沒讓自己冷靜,第一步就沒做到,其實我生氣的原因是他沒有及時來,天氣冷又擔心遲到,而我的需求不過是不遲到而已,這些我都沒有去思考,只是一味地抱怨,也沒有表達好自己的需求,如果我在做好了前三步之后,再說“師傅,我等了你20多分鐘了,手都凍僵了,我打車只是不想遲到,這眼看就要遲到了,能不能麻煩你盡快過來。” 至少,這樣的表達自己不滿的方式一定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原文中提到的第三步、第四步中也需要傾聽對方的需求,有時候在我們不能及時解決對方需求的情況下,做好這四步至少能行之有效地緩解我們的憤怒、有效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最終有可能解決我們的需求。
【A2:規劃今后運用】
我室友經常把客廳的沙發和茶幾堆滿東西,這一度讓我想發火,再遇到這種情況,我決定
1)? 看到滿沙發的衣服和日用品,我要先冷靜下,深呼吸;
2)? 然后去想想,我生氣是因為客廳不整潔、我坐在客廳覺得不舒服,帶朋友來家里會很丟臉;
3)? 然后再想想我的需求就是需要她及時收拾她的東西,保持客廳的整潔。
4)? 所以我要這么表達我的感受和需求“你的衣服和用品堆滿了沙發和茶幾,我找不到地方坐了,不夠整潔讓我不舒服,而且我帶我朋友來家里對方可能也會覺得我們是懶姑娘吧。”
至少我相信這種方法來表達憤怒比壓抑情緒或者直接爆發都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