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VS微軟,到底在競爭些什么?產品創新其實還可以這樣看


“創新”可能是互聯網環境下已經被提的麻木了的一個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更是造就了中國輝煌的一段“創業潮”。今天讓我們來聊一下新環境下“創新”這個詞。

借鑒麥肯錫對產品創新的分類:基礎技術創新、工程技術創新、用戶中心創新、流程效率創新。我們來聊一聊。

基礎技術創新是指各類新的技術性發明,比如電視機出現前的顯像管、手機出現前的通話技術。

工程技術創新是指整合了各類基礎技術創新的綜合性產品,比如手機、電視、電腦。

用戶中心創新是指滿足各類用戶體驗升級的創新運用,比如微信、支付寶,用戶體驗已經做的很棒了。

流程效率創新是指減少中間不必要流程的各類創新,比如小米減去傳統手機中間商的銷售營銷、相比傳統零售的電商都大大減少了中間環節,提升了效率 。

隨著近幾年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效率被極大的提升,創新主要集中在工程技術創新、用戶中心創新、流程效率創新,比如小米、華為、蘋果、必要商城、紅領服裝。

我們知道華為和小米都是比較牛的企業,華為核心是靠工程技術創新提升消費者效用,從而獲得單品利潤(比如對手機芯片提升,小米只能做操作系統層次的能源優化),小米更多的是靠商業模式創新提高經營效率。

每年秋季,互聯網領域各類新產品都不斷被發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應該就是蘋果和微軟了。

如果你只是看熱鬧,對比哪家的產品更好,就很難體會到高手過招時戰略上的博弈了。其實雙方一直以來的基礎技術路線是競爭的核心。

在電池技術沒有產生質的突破前,關于計算能力,我們必要在性能與功能之間妥協。微軟和蘋果就像分別在一條跑道的兩頭(性能、功耗)往中心跑,以微軟產品為代表的(高功耗、高性能)待機能力在不斷提高,以蘋果為代表的(低功耗、低性能)計算性能也在不斷提升。兩個陣營拼命奔跑著,誰先跑到中心,誰就有機會贏得整場比賽。

但這場比賽中其實還有第三個參與者,電池技術。一旦電池技術突然有了突破,整個競爭格局力量均衡的狀態就將可能被打破。

所以,微軟和蘋果之爭,首先是基礎技術路線之爭。真正偉大的公司,都是賭對了一個技術方向,并且賭在了合適的時間上,因此享受了在最恰當的時候,因為基礎路線正確,而帶來無法想象的商業利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Android 自定義View的各種姿勢1 Activity的顯示之ViewRootImpl詳解 Activity...
    passiontim閱讀 172,819評論 25 708
  • 38/100#一件事100天#星期六 小雨 今日背誦經文: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
    zuimeideni閱讀 285評論 0 0
  • 一 錦衣夜行 因我的心只敢在夜里綻放 只能在月下 對影 對你 說 此生就如此了 吾愛 此刻便是這一生中最愛你的時刻...
    素錦醉閱讀 175評論 0 0
  • 某天,閑著,想起之前看的《黃金時代》,想復習一遍,順便記下當初那幾分感觸。 看了前面一段,發現,有些內容我竟然好像...
    99小魚9999閱讀 912評論 0 2
  • 一 晚上,我做了一個夢,一個噩夢。 我置身在一個灰白世界,朦朧,低頭看攤開的雙手,灰霧在指間纏繞,最后淹沒,周遭一...
    吹嗩吶的蕭邦閱讀 985評論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