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部分主婦來說,有一個干凈整潔最好隨時都能跟家居雜志那樣拍出美麗的封面照片,呈現“斷舍離“的簡約的房間是最美好的夢想。近年來國內裝修流行的日式或者北歐風,無一不顯示就是干凈,干凈,再干凈才是美。
而孩子和老公幾乎就是天生的夢想終結者。有孩子的家庭,經常遇到的情形是走路踩到孩子的玩具,坐下沙發是亂扔的書,桌子上隨處可見各種垃圾或堆積。當上完一天班推開門的瞬間,媽媽們有沒有奔潰到血壓往腦門涌立馬想來一下獅子吼神功的感覺? 有孩子的家庭,也不可能真的像日劇《我的家空無一物》里的麻衣那樣只保持最簡單最基本的東西,玩具繪本尿布等等充斥著我們的生活。
每一個人都喜歡干凈舒服的環境,看起來很美的環境會讓人心情愉悅。特別是自己的家,更愿意設計打理得讓家人每一個人都覺得舒適愜意。
合理設計多功能居室
限于面積,一個房間總是需要設計成多功能。比如客廳是一家人在一起休息的地方,不僅僅是會客的目的。孩子可以在這里玩耍,看書;父母可以看電視,陪孩子;有客人來的時候可以招待客人。所以我對客廳的需求就是隨時可以在游戲間,書屋,娛樂間,或客廳招待客人之間變換。
孩子的游戲間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收納空間。根據我這幾年的經驗,大的收納箱是比較好的選擇。兩個不同性別的孩子有不同的玩具,加上年齡差異,給他們各自專屬的收納箱收藏自己的玩具。愛看書愛閱讀是我著力培養的另一個品質。同樣,兩個孩子有不同的閱讀分類,家里藏書比較多。所以比較實用的選擇就是一個多功能的收納柜,同時兼藏書,陳列和玩具收納功能。
藏書的人都知道,如果書柜板厚和板寬不夠,放太多的書的話中間就會塌。另外,書柜又瘦又高,如果不固定在墻上,對有幼齡孩子的家庭是個安全隱患。這里推薦方柜格子,既可以藏書,也可以做擺設,配上收納箱就可以收納玩具,比如宜家的卡萊克系列柜子。2X4單元可以豎擺成書柜墻,也可以橫擺便于幼齡孩子取放東西。或者頂墻安裝5X5單元, 配上頂燈,形成氣勢龐大的擺列墻。
孩子們會在書柜上擺設他們喜歡的作品,墻上掛孩子們畫的畫。給沙發配上溫馨的臺燈,鼓勵多讀書。
維持整潔是日常
作為一個全職工作的媽媽,沒有老人幫忙沒有保姆接管,白天工作,晚上家務,兩個孩子已然忙得不可開交。要每天都保持一塵不染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應該把干凈的標準定在一個大家基本可以接受的范圍。
維持干凈整潔是需要全家人一起合作的。我要求孩子一起幫忙的幾點是,第一,玩具不出游戲間。玩玩具在固定的地方,這樣不至于家里每個房間都散落著玩具。我兒子特別喜歡樂高,可以想像如果光腳踩一下樂高片的痛苦。第二,自己的東西自己收拾。理論上最好每天上床睡覺之前收拾回收納箱,但我家最后的實踐就是三天是我能忍受的臟亂極限。也就是說,一周兩次打掃,要求孩子把所有散亂的玩具放回收納箱,書本歸位,他們干完之后我就可以進行吸塵等清理工作。實踐同時證明,大的收納箱的好處就是孩子可以做到自己收拾。太細分的收納箱,整理太麻煩,反而很不好用。第三點,所有吃的垃圾必須吃完就倒垃圾桶里,桌上不能留這種垃圾。
這樣的客廳,雖然不可能每天都能拍出KINFOLK那種藝術風格的大片,但做到看起來干凈還是可能達到的目標。
越少越好
雖然我不支持空無一物,但我也堅決同意,less is better,越少越好。要看起來干凈整潔,東西肯定不能太多。一個不大的空間,就不能放置太多大體積大面積的家具。視覺上高的家具會讓視野閉塞。
玩具和書也是需要做減法的。我會根據孩子成長,定期做一些清理。比如經過他們同意,不再玩的玩具不再讀的書捐掉或者送人,盡量保留他們最喜歡的。留在你身邊的都是你最愛的。現在孩子越大,玩具也逐漸少買。可以預見再過幾年,客廳的功能會更多轉換成書屋。也許到那時,真的可以用上性冷淡的北歐風了。
?
家是生活的容器,是我們各種感情元素各種生活體驗的集合。我們總可以試著做到把容器擦的光亮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