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這個話題很有意思,并且會想起早晨跑步和夜間跑步的討論,關于跑步似乎討論了很多年,很多人都說,夜跑空氣更好。我最近看到的一個分析,自己感覺比較合理,說晨跑好的,大多是為了能夠堅持,并且有一個全新的心理因素,有一種儀式感。喜歡午后跑的多是從功能訓練的角度,效率比較高。喜歡夜跑的則更多說從空氣環境的角度出發,也是一種不錯的釋放方式。
那么問題來了,早晨寫作、下午寫作,和夜晚寫作有什么不同?是不是也會有類似的意思呢?各有利弊,找到適合自己的就好。還是從科學的角度,需要有一個更合理的建議呢?
1
習慣
早晨從中午開始,這是一個來自作家路遙的小說,他寫作到深夜,然后早晨從中午開始,一切的生活都從中午開始。他的很多作品似乎是這樣寫出來的。
我想很多夜型人,多是如此吧,晚上思維活躍,做最有效的工作和生活,然后早上在大家都忙碌的時候,他也許卻在沉沉地休息吧。
在現在這個時代,這樣的人還不在少數,他們有的是因為工作多在夜晚,不得已而成為習慣。比如做餐飲的朋友,他們工作結束已經將近深夜。回到家還不能馬上就進入睡眠狀態,他們的同伴也許因為值班還要和他保持聯絡。
醫生,在夜里值班的醫生,必須打起精神來,夜色中保護著病人們的健康。無論醫患關系到了什么程度,在醫院,我們必須把自己身體守衛者的身份交給醫生。
除了因為工作性質,習慣在夜色中忙碌的,也許就是創作者了吧,寫作,畫畫等都有,深夜總是給創作者們一種沉思和安靜脫離白日喧囂之外的感覺。
這個時候的文字常常會沉靜下來,進入到另一個世界,也許更容易遇見繆斯吧?我不是一個大數據論者,不能用完整的數字來說明,夜晚寫作的作者比早晨寫作的人比例有多少,寫出影響力作品的又有多少?
但我們在閱讀作者作品時,應該也能感受到一些作者的寫作時間和心情吧。
那些描寫深夜如此自如的,一定是深夜睡不著寫作的吧,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大詩人李白寫這首一定是夜色中的靈感。
"當你老了,頭白了,睡意昏沉,
爐火旁打盹,請取下這部詩歌,
慢慢讀,回想你過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們昔日濃重的陰影;
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
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個人愛你那朝圣者的靈魂,
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
垂下頭來,在紅光閃耀的爐子旁,
凄然地輕輕訴說那愛情的消逝,
在頭頂的山上它緩緩踱著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間隱藏著臉龐。”
上面這首,爐火,繁星,還有關于當你老了的暢懷,一定是詩人在夜色中的深沉思戀獲得的靈感吧。
這樣的深夜創作一定很多,尤其是一些大部頭巧構思作品。
2
深夜作家和清晨作家
從1844年冬天到1845年夏天,他幾乎每天都在寫作,廢寢忘食,不舍晝夜。在他的同室朋友看來,他幾乎發瘋了。
涅克拉索夫和格利戈羅維奇是在昨晚開始讀那些稿子的。“不間斷地坐了一整夜,直到第二天早晨。有一個人念累了,就由另一個人接替著念下去。他們讀完了全部手稿之后,涅克拉索夫激動地大叫起來:“我們去找他,睡了有什么關系!我們叫醒他,這可比睡覺重要!
讓他們深夜激動的是一個偉大的作家,陀思陀耶夫斯基,就是這個作家,創作了窮人,還有白癡,卡拉瑪佐夫兄弟等,經典作品,他的作品中
對人物進行內心獨白式的描寫,一直為陀思妥耶夫斯基所擅長,在這部作品里作者在繼續使用這種手法的同時,還進一步通過夢境,通過爭辯來直接或間接地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動。米卡的夢境,伊凡與阿遼沙在酒館中的爭辯都使我們對于洞悉這些人物的內心活動產生了極大的作用。夢的描寫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喜愛的一種手法。
寫內心,夢境,同時敏感多思,命運多舛的作家妥思妥耶夫斯基大多是深夜寫作的。
或者可以這樣說,以現實客觀冷靜描述的作者更容易在白天寫作?而需要和夢境,內心走的更近,或者揭露現實背后的深厚內涵的作者更還深夜寫作。或者是他們寫作的習慣,經歷和環境,無形中對塑造他們作品的風格有莫大的關系。
清晨寫作呢,如今很多人喜歡推崇一個理念。就是每天早上起來就寫作,在腦海里沒有任何雜念的時候寫作,這個時候似乎更有一種儀式感,純粹的寫作。
也確實會有一些好作品呈現吧。 ?比如讓很多人熱愛的村上春樹,一邊堅持跑步一邊清晨寫作。他這樣說寫作,“寫小說乃是不健康的營生這一主張,我基本表示贊同。當我們打算寫小說,打算用文字去展現一個故事時,藏身于人性中的毒素一般的東西,便不容分說地滲出來,浮現于表面。
“如欲處理不健康的東西,人們就必須盡量健康。這就是我的命題。甚至說,連不健全的靈魂也需要健全的肉體。此說頗有些自相矛盾,卻是我成為職業小說家以來的深切感受。
年輕時寫出優美而有力的杰作的作家,迎來了某個年齡,有些人會急遽地呈現出濃烈的疲憊之色,可用“文學憔悴”一詞來形容。
如果可能,我很想避開這種“憔悴方式”。我心目中的文學,是更為自發、更為向心的東西。自然而積極的活力必不可缺。
一旦肉體消亡,精神也將日暮途窮。此事我心知肚明,卻想把那個岔口——即我的活力為毒素擊敗與凌駕的岔口——向后推遲,哪怕只是一丁半點。這就是身為小說家的我設定的目標。”
一個如此重視健康的作家 ,和我們平時認為的依靠深夜創作,喝酒,抽煙,維持創作生命的作家是不是有很大的不同。他的表達又是那么讓熱愛文字的人接受。寫小說甚至藝術本身就在釋放一些毒素,處理一些不那么健康的東西,那么我們必須要更健康自然的生活。
一兩個作家的習慣說明不了什么,只能作為例子,不過也許對于深夜和清晨寫作的作者的研究,真的有利于我們自己的寫作方式選擇呢?
所以,清晨寫作和深夜寫作的作家心態也是很不一樣的吧,他們的作品各有千秋,任人評點,對人生的態度卻也許有著很大的不同。
3
一個小人物的寫作體會
以上是兩個作家代表,以下說說普通如我,一個小小作者的寫作習慣。
其實慚愧的很,談不上什么寫作習慣,我常常是急就章,根據交稿時間來緊急完成,于是深夜寫作比較多。
我的感觸,清晨寫作多有一種積極陽光的心態,會有一種儀式感,把握自己一天的心情。寫出來的文字也多是陽光正面,至少是比較暖的,充滿期待心和開放的狀態。尤其,剛剛起來,外面伴隨著鳥鳴,比別人更早的時間有一種莫名的喜悅感。這喜悅感也會流入筆端吧。
“耐心看著一粒粒堅硬的米,遇見柔情的水和熱情的火,漸漸化開,和熱騰騰的水包容在一起,化做溫潤白嫩暖暖的粥……經過時間溫度,堅定自我的一粒粒飽滿的米終于融化了,那是愛意和溫情造就的吧……” 這就是我在清晨做完早餐后寫的文字,是不是有一種喜悅感?
如果是深夜寫作,則更多的是沉思,好像是深夜在一潭沉靜的湖水或者驚濤駭浪的大海邊,有一種想要擺脫卻擺脫不了的探究感和沉入感。
“而最不幸/與所愛/相各一方/心也似漸行漸遠/這每日的江程/也和心同沉浮/時而如江面蜿蜒的燈/美麗希冀著/一時又如旋轉的水花/下落/再下落/直到隨人潮歸于現實/靜/這世界只一念之間/這個觸動了心境的夜”
這是我在接近子夜時寫的文字,是不是有一種命運漂浮感,當然也和當時的經歷有關。
我想,沒有一定的數字來說明,深夜寫作和清晨寫作的優缺點吧,但不同的時間寫真的會日積月累影響一個人的氣質吧。
沉靜的或者熱烈的,深思的或者明亮的,漂浮的或者勵志的,或者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寫作?
在習慣了深夜或者清晨寫作之后,偶爾的轉換下時間,看看有何不同?會不會有些變化呢
4
貼合內心的狀態
其實,對于一個不寫作不能活的作者,也許不同的寫作對他的一生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甚至他的心境他的容顏。對于一個至今還在默默前行,甚至還沒有養成寫作習慣的人來說,完成工作,寫心情文字如我的人來說,只是想更早的貼合內心的寫作吧。
我想如果可以,能夠在清晨寫作,一個期待著日出,鳥鳴,還有一天喜怒哀愁的時刻寫作。這個時候,一切還都有期待,有希望,寫出的東西一定也不是沉沉睡去的,而是漸漸蘇醒的,充滿生命力的。
盡管,體會到深夜的余味,深沉無奈命運的感覺,可是,新的一天不是到了么,我不是又可以在書桌前敲打鍵盤了么?
或者想象今天給自己獎勵些什么呢?好吃的好玩的,或者和一個朋友相聚?這時候的文字一定是充滿著希望的。
也許有人會說,我們需要的是生活的真相,不是雞湯。那么我想問你,你如何就肯定清晨的頭湯面不是真相,鳥鳴不是真相,陽光不是真相?一個個拿著新鮮魚和蔬菜的鄰居們不是真相?
的確,深夜,狗兒哀鳴,夜歸的勞累者也是真相,還有那些可能在暗夜里發生的可怕事情也是真相。課是我們在描述鳥鳴和鄰居的時候,有沒有看到他們也有著昨夜的勞累哀傷,只不過是知道了真相沒有陳沉淪夜色而已。
我為每天清晨忙碌豆漿油條攤叫好,我為每天清晨散步練習太極的老人叫好,我為清晨朗讀,背單詞忙碌照顧老人和孩子的認真活著的人叫好。
我想,我是喜歡清晨謝謝他們的。就算晚了,也要做白日的寫作。
5
可選擇的寫作生活
今天看到一位朋友轉發的文字,大意是,我們總在尋找方法,是因為希望這方法能夠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可是我們不停從外部吸收各種方法思維的時候,卻并沒有內化為自己的內在。所以始終不得要領。那么,就讓我們看過了世界之后,更多向內看看,由內生發吧。我們會找到最適合自己,從自己成長出來的生活。
這是來自一位很重視自身修行的時間管理者的分享,不由想起另外一位女詩人的分享,她說她如今更喜歡通過生活來獲得靈感,她也更看重來自內在的力量,生發出來的生活狀態和一切確定。這種狀態是不太容易被外在紛擾影響到的。
我想,對于一個寫作者,其實沒有一定的選擇,非要深夜或者清晨寫,只要適合自己就好。也許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節奏,熱愛程度來安排。又或者和寫作內容也有關聯,寫散文寫效率文,勵志文工作文那么就清晨吧。如果是深沉的長篇或者憂傷的詩歌,又或者一些其他的文字,可以選擇相應的時間。
當然,越來越注重效率,珍惜羽毛的我們,還可以偶爾的放松一下,隨性的寫作,無論何時何地,都能生發筆端,把心得感觸把自己寫給別人看。還或者,多看看世界社會吧,寫非虛擬文字可以不那么自我,更寬闊的走向社會,自然。
我想,對于一個跑步者,只要在跑,就好。這已經不僅是一種身體的鍛煉,更是一種精神的修行和生命力的呈現。
對于一個寫作者,在寫,就比不寫好,不管早中晚,都是一種修行和變化。
對于一個生命,只要活著,就還有希望,有期待。
我們活著能夠寫作,并且還能選擇自己的寫作方式,真正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