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出差給員工40元餐費補貼,回來報費用老板拍桌大怒

出差是美差?是苦差

曾有位朋友是做金融行業的,經常往返北上廣深,對接渠道;出差本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做完工作順便了解當地的風俗,文化,長長見識,不過讓他非常郁悶的是,公司業務需要,長期會有員工出差辦事,費用管理非常嚴格,其中最嚴厲的一項就是外地出差每人每天只能享受40元的餐費補貼,不夠的自己解決。

不想想40元吃一天,別說在外地,就在自己家附近都不夠,隨便一家面館都要八元,如果想要控制預算,一天三頓只能吃面,想吃別的,自己掏腰包把。

不過他每次報賬都是規規矩矩的如實報銷,但是公司其他同事出差報賬就沒那么老實了,據他講有次跟著他一起出差的同事,由于要處理不同的事情,他們一起到達目的地后就分開了,中間不知道做了什么,回來報賬的時候他這位同事告訴他這次出差不僅沒虧,還賺了一筆,原來除了基本的車旅費、住宿費和餐費以外,公司還有另外一項費用,就是公關招待費,意思就是員工出差求人辦事可以請客吃飯,當然,這個費用雖然有規定額度,但畢竟請人吃飯這種事是沒辦法嚴控支出的,客人沒吃好要繼續點菜,難道你說預算不夠不讓點不成?,所以,他就在這個費用上動了手腳,讓飯店老板多開了近一千塊錢的發票,回來老板臉都綠了,但是沒辦法,沒有證據,還是得把報銷的字簽了,我朋友也勸過他別干這種缺乏職業素養的事情,不過他這位同事卻說,本來餐費就那么低,我只是從其他地方給自己補貼一點回來而已,說得又似乎有一點道理,但總歸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了解員工的出差痛點,才能控制出差費用

一、公司僅給員工補貼40元餐費反映出了什么問題?

這是公司人性化關懷缺失的表現,員工出差屬于公務,不應該先有疑人之心懷疑員工會無限度浪費公司的成本,否則在制定出差制度時,必定會出現主觀因素,處處設門檻,最終讓員工出現負面情緒,將出差看做是一件苦差事,誰還愿意在外面認認真真做事呢。

二、不合理的費用貼補真的能節省公司成本?

相反,不僅不能節省,反而浪費更大,因為總會有人能找出管理漏洞想辦法從其他地方賺回來,又或者對公司表現不滿,消極怠工。無論是哪一種方式,對公司來講都是成本的浪費,而且對于雙方來講,都不是一件好事,可謂是“互相傷害”

三、出差自己掏腰包的錢不敢細算,怕你受不了!

我不知道別人,我以前每次出差都要花掉自己許多錢,不是拿去吃喝玩樂了,因為出門在外,總會遇到非常多的突發情況必須要花錢,例如有次出差出門坐公交車,計劃好的路線結果發現臨時改道了,為了按時到達目的地,不得不選擇打出租車,但是出租車又打不到,沒空車,后來不得不找了一輛電動三輪車,花了20多塊,郁悶的是三輪車沒發票,沒發票就報不了帳,明顯只有自己掏腰包。

錢雖不多,但是架不住出差次數多,一來二去也是一筆豐厚的費用,剛開始做的時候沒當回事,后天細一算這個賬,心里真有點不平衡,后一了解,這不是個例,在公司幾乎苛刻的出差費用面前,出差真是一件苦差事,離家奔波不論,自己還得花不少錢。

公司差旅制度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改進?

1、人性化關懷,針對出差情況針對性改進,以多退少補為度;

2、堅持實報實銷,允許超出標準差旅的一定范圍,理由合理正當即可;

3、認可體諒員工的辛勞,給予最大的鼓勵和幫助,讓苦差變成美差,讓職員感恩;

作者:私企總經理,縱橫職場25年,分享,分析最有價值的職場文章,讓大家更快落地,喜歡請關注。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