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跟思思講《膽小鬼威利》的繪本故事時,被思思問倒了。事情經過是這樣的:
昨晚思思拿出《膽小鬼威利》,先奶聲奶氣地大致跟我講了一遍,然后又要我跟她講,結束的時候,思思指著威利把腦袋撞在柱子上然后向柱子道歉的圖畫問我:“媽媽,威利向柱子道歉,這種行為對嗎?”
我心里面預設的答案是:威利道歉的這個行為無所謂對錯,可又不知道該如何跟思思說清楚,便反問她:“你覺得威利的行為對不對呢?”
思思想了想,說:“在安全的情況下能夠道歉,在不安全的情況下不能道歉,這是我們老師說的。”
天哪,這說的哪里跟哪里呀,我腦袋發蒙,只得說:“思思,你說的我不是很明白呢,讓媽媽好好想想。”
然后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今天早上送思思上學的路上,我主動尋起來跟思思說:“思思,你昨天問媽媽的關于威利把頭撞在柱子上然后向柱子道歉的行為對不對的問題,媽媽想了想,決定現在回答你。”只見思思瞪大了眼睛。
“威利道歉的行為無所謂對錯,是他自己走路不專心撞到柱子上去的,我覺得他是在為自己不專心的行為感到抱歉,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他道歉是對的;可是柱子又是沒有生命的,道歉也沒起到個什么作用,這只能說明他盡管外表上變強大了,可是內心仍然很膽小,因為他已經習慣了不管誰對誰錯都向別人道歉。”末了,我又補充道:“思思,任何事沒有絕對的對和錯,要辯證地看,懂不懂啊?”
思思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今天上午在辦公室,我又把思思提出的問題拿出來跟同事A姐討論,得到的回答是:“你不該跟思思講那么復雜,你應該只強調事情積極的一面,是威利自己撞到柱子上去的,不是柱子撞的他,那么他就應該道歉,所以他道歉的行為是對的。”
原來回答就這么簡單,是我自己把問題想復雜了。
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抵一個諸葛亮,凡事多跟人溝通、討論,總會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