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xiāng)記(22)

4月30日,下鄉(xiāng)。

第一站:公公家

2009年,婆婆去世的第二年,老家動遷,村莊不在。公公要求單獨居住。我們在小鎮(zhèn)上給他買了一套90平米的商品房。簡單裝修后,他一人獨居。

公公、小姑離我們家都很近,用句時髦話就是:一碗湯的距離。彼此有距離,但處得很好。

這次,旻旻和晨寶回來,老人家定要親自掌勺請她們吃飯,電話來過多次,特別關(guān)照要提前告知。我估計他會用心準備好小菜,就對他說,一家人不用客氣,簡單些,只吃中飯一頓。

事實上,一點不簡單,油爆蝦、鱔絲、雞湯,還有孩子們喜歡吃的櫻桃和小番茄,若不是我們晚上有飯局,他還要兒子女婿一起吃晚飯,準備的菜會更多。

十點鐘到達的時候,小姑和寧寧已經(jīng)在樓下迎接。

姐妹倆又見面了,她們把太公的大床當作舞臺,蹦蹦跳跳。

五菜一湯,其中的土豆、蠶豆、萵筍都是公公自己種的。他在小區(qū)附近開墾了一塊菜地,種上各種時蔬,一個人吃不完,與兒女們(先生和小姑)一起分享。

第二站:小姑家

午飯過后,去小姑家。她家處在公公和我家的中間,走路不過十分鐘。

小姑買了只老鵝,打算五一期間請我們吃飯,暫時養(yǎng)在院子里,上面撐一把遮陽傘。

寧寧和晨寶遠遠地看著,不敢靠近。

晨寶惦念著小房間里的玩具,直接上樓了。

相差40天的姐妹倆,吃喝玩樂,哭哭笑笑。

第三站:藥店

趁孩子們午睡,我去藥店取稿費單。

商業(yè)不景氣,藥店生意清淡。偉英在上班,她的女兒雯雯也在。即將大三的雯雯因為yi情影響,至今沒去學校上課。

素菊的孫女快10個月了,長得像媽媽,圓臉,大眼,非常可愛。

第四站:自己家

惦念著院子里的植物。盡管公公常來照顧,但他厚此薄彼,果樹澆水了,卻無視花盆里的小植物,它們很可憐。

玫瑰花開得熱鬧,摘些下來,釀蜜,可點綴糕餅。

移植過來的柿子樹,到底是傷了元氣,曾經(jīng)見過的零星柿花不見結(jié)果。

倒是邊上的香椿樹蓬蓬勃勃,盡管過了香椿芽品嘗的最佳時節(jié),依然可以食用,摘一把回家,炒雞蛋。

大朵的月季惹人喜愛。

長壽花的花期真長,一個多月了,依然如故。

發(fā)現(xiàn)了藏在葉脈間細小的桔子。

晨寶午睡醒來,回家喂魚食。

第五站:某酒店

室外氣溫超過30度,儼然進入夏天。短袖衫、薄裙子,剛剛好。

妹妹宴請娘家人:父母、三姐弟、榮字小阿姨……

爺爺奶奶過世后,桌上的長輩便是父母雙親以及小阿姨了。小姨夫在家服侍榮字娘娘。

晨寶吃得不亦樂乎。

席散,晨寶還說:玩一會。她所說的一會是無限延長的。

月亮升起來,掛在酒店大樓的頂上。阿爹說:我們?nèi)フ以铝粒?/p>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