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圖片發自簡書App

文:圣嚴法師


生活中難免出現逆境,我經常勸勉大家,處理棘手的問題時,應該坦然地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也就是說,遇到任何困難、艱辛、不平的情況,都不逃避,因為逃避不能解決問題,只有用智慧把責任擔負起來,才能真正從困擾的問題中獲得解脫。


如何面對問題?即是告訴自己:任何事物、現象的發生,都有它一定的原因。我們不須追究原因,也無暇追究原因,唯有面對它、改善它,才是最直接、最要緊的。


很多人都說,我是好人,為什么我還要遭受這么多的苦難?我們要知道,有物質之身就有果報、就有障礙,如同有山川大地,就有風雨云霧。大修行者也要受果報的,佛陀曾遭大石塊擊傷,也曾罹患重病。但是果報和障礙未必會招來煩惱,大修行者跟凡夫的差異就在于此。


凡夫被自身的遭遇所苦,信心就會退轉;大修行者可以放下自我,不被煩惱所障。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習佛的智慧,清楚辨知煩惱的緣起,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因果必須配合因緣。對于任何情況,如果能夠改善它,當即予以改善,若不能改善,便面對它接受它,絕不逃避,但是要盡力改善。逃避責任,逃避果報,是不合算的,改善情況才是最智慧的。


經過計劃的事物也不一定完全可靠,也會發生意料之外的情況,這時候就應該要接受它,然后想辦法處理它,因為,因緣就是如此。


所以,如果期待計劃好的事在過程中發生問題,不必傷心也不必失望,應該繼續努力,促成因緣,還是有成功的機會;如果經過詳細的考慮,判斷因緣不可能促成,那也只好放下它,這和未經努力就放棄是截然不同的。


放不下自己是沒有智慧,放不下別人是沒有慈悲。能作如此想,對一切人都會生起同情心與尊敬心。同情人家也是具縛的凡夫,尊敬人家也有獨立的人格。


平常生活中,禪如何教人安心呢?禪的態度是:知道事實,面對事實,處理事實,然后就把它放下。無論遭遇任何狀況,都不會認為它是一件不得了的事,如果已經知道可能會發生什么不如意的事,能讓它不發生是最好的;如果它一定要發生,擔心又有什么用?擔心、憂慮不僅幫不了忙,可能還會令情況變得更嚴重,唯有面對它才是最好的辦法。


我常常遇到一些好像正被困在火海中的人,來向我求救。通常我會傾聽他們的問題,知道他們所焦慮的什么,但不會將他們的焦慮,變成我自己的夢魘。


我給他們的建議有一個原則:對感情的問題,宜用理智來處理;對家族的問題,宜用倫理來處理;即使發生了不得了的大事,也應用時間來化解、淡化;如果真是無法避免的倒楣事,那只有面對它、接受它;能夠面對它、接受它,就等于是在處理它,既然已經處理了,也就不必再為它擔心,應該放下它了,不要老是想著:“我怎么辦?”而是睡覺時照樣睡覺,吃飯時照樣吃飯,該怎么生活就怎樣生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剛剛我坐在臺階上抽煙,莫名的覺得難過,一條狗走到我身邊坐下,莫名覺得安慰。
    舍善閱讀 177評論 0 0
  • 信陽,位于河南省最南邊,在信陽的最南與湖北省孝感市宣化鎮的交界處,有很多分散的小山村,一個村子二十多人到幾十人不等...
    吾若成桐閱讀 349評論 0 0
  • 這次的編程真的是陸陸續續的搞了好久今天終于一口氣都給補完了 心累..第二個編程 做的有點糙...我真的是盡力了最后...
    9妹9妹閱讀 192評論 1 1
  • 心底的靜逸 37度女人 2012-9-13 8:45 安靜,一個多美妙的詞。 不經意間就可以深入一個人的內心, 編...
    37度女人_8dda閱讀 437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