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博士》,作為漫威的第十四部電影,一如既往地宣揚了西方的個人超級英雄主義。但令觀眾感到驚訝的是,這部充滿濃郁的英雄戰勝邪惡的大片中卻融進了東方的儒道思想。
依然炫酷的特效、精彩的戰斗和震撼的視聽之感,是我在觀影之初最為直觀的感受。而對于靈肉的探討、信仰與永恒的闡釋、時間與空間的超越,是我在看完整部影片后獲得的體味。當漫威的超級英雄主義走向東方的儒道思想之后,我想,東亞文化圈的觀眾還是感觸頗深的。于我而言,在觀完整部影片后,我所思考的便是電影帶給我的一些人性的共通之點。
一、無論世界是物質的還是意識的,最終能救自己的還是自己
作為醫學界的翹楚,奇異博士,戴名表、開蘭博基尼、所經手的手術不曾失敗過。他是西方主流世界的精英階層,名利雙收,堅信世界是物質地存在。一切的靈魂、意識、都只是虛無的存在。
當經歷了一場車禍后,雙手失去了行動力、生活喪失了原有的光芒,一切,都陷入了最深的絕望。從主流的精英階層淪落到了一個雙手無法握起刮胡刀的loser。為了治好雙手,他花光了所有的積蓄,買了一張單程票,跑到了加德滿都,加入了卡瑪泰姬。
在初次接觸古一法師時,奇異博士自滿而焦躁、相信科學與物質的絕對性,蔑視一切的神秘學。可當古一法師一掌打出斯蒂芬的靈魂后,對他進行了一場“毀三觀”的奇妙旅程,展示了空間的多次元和宇宙的多層面,在無窮的宇宙中,奇異博士斯蒂芬向死而生。
曾經堅信不移的唯物主義世界觀在一次靈魂指旅中轟然倒塌。神秘主義、精神的強大力量重構了他的自我認知。
隨之,奇異博士接受了這一切,并忘卻過去,開始接納一場關乎精神領域的自我救贖。在這趟自我救贖中,斯蒂芬的雙手最終恢復了正常,創造一個屬于他的奇跡。
其實,無論這個世界是物質地還是意識地存在,作為生命的本體而言,在人生的這趟旅程中,我們最終能救贖自我的永遠只有自己,恰如斯蒂芬的自我救贖之路。
二、人生永遠沒有準備好的時候
奇異博士加入卡瑪泰姬的初衷只是為了治愈自己的雙手,最后回到他的精英生活中。可在他還未治好雙手時,也在他還是個半吊子法師時,來自黑暗空間多瑪姆的危險正在逼近人類,影片也在此刻進入高潮。
當他被迫卷入這場邪惡與正義的戰爭時,他是選擇逃避的。因為他只是個剛入門的法師,道行淺且不說,關鍵他加入卡瑪泰姬的初衷并不是為了成為宇宙間拯救人類的超級英雄。于是,他對古一法師說,他還沒準備好。
就在此刻,古一法師看著他說道:沒有人已經準備好了。
英雄的宿命永遠都是在風口浪尖上擔負起救贖整個人類的責任。作為漫威影片中的英雄——奇異博士,他同樣無法拒絕英雄的宿命。沒有準備好也的上,從來就沒有準備好的時候。
最終,他選擇了迎難而上,擔負起了英雄的責任。
無論是卡瑪泰姬,抑或是奇異博士,還是宇宙中渺小如塵埃的我們,在面對人生途中的每一次選擇、挑戰和困難時,我們都不曾有真正準備好的時候。恰如,高考前、畢業前、上臺前、結婚前、死亡前,我們總會說:還沒有準備好。
三、勇敢地接受失敗的自己
從蜘蛛俠、鋼鐵俠到美國隊長,漫威素來都不會塑造一個高大全的超級英雄,而是傾向于存在一定性格缺陷的英雄。也因為這些缺陷的存在,使得英雄具有了人性化的色彩,顯得真實而可貴。
奇異博士,具有過目不忘的能力,作為醫學界的翹楚,他從來就不知道失敗的滋味。在世人看來,他完美無缺、優秀到無可匹敵。但也因此,造成了他的一個性格缺陷——不敢接納失敗的自己。
所以,當年雙腿癱瘓的潘伯恩在尋求斯蒂芬的治療時,他拒他于千里之外。因為,斯蒂芬不能忍受接受自己的失敗。可若干年后,當他面臨雙手的癱瘓時而帶來尊嚴的喪失時,他是無法接受的,因而一度陷入了暴躁的情緒中。
師從古一后,他看到了宇宙的多層面和精神領域的強大,他開始告別過去的自己,重啟一個新的人生。在面臨多瑪姆的威脅時,他雖沒準備好,雖害怕失敗,但英雄是他,他得肩負起拯救蒼生的責任。也就在與多瑪姆戰斗時,他徹底突破了自我,開始勇敢地面對失敗,接納可能會失敗的自己。在與多瑪姆談條件的時候,他一次又一次地失敗了,可他利用時光倒回,又一次又一次地與多瑪姆去談判,影片的結尾以多瑪姆妥協告終。
于生命而言,接納才是最好的溫柔。無論是接納他人的突然出現或從此不見,還是接納并不完美的自我。敢于接受失敗的自己,于自身而言,才是最大的成長。
四、人生的目的和價值不在于成就自我
在影片中,古一法師因汲取了黑暗的力量,因此獲得了不老的超能力。而多瑪姆的存在是為了讓人類永生、永不滅亡。
對于太多的蒼生而言,尤其是中國古代的歷代君王,長生不老可謂是千金難求。可是,得到永生的古一法師明白:最深沉的悲哀是永生。因為生命的短暫,才懂得去珍惜生命中的那些極易逝去的美好。因為珍惜,所以才會幸福。
人類最深沉的悲哀是永生,因此,多瑪姆若統治了人類,那便是人類痛苦的開始。
深諳此道的古一法師,最終在生命的彌留之際,與奇異博士一邊站在窗前賞雪時,一邊探討人生的意義。古一說道:人生的目的和價值不在于自我成就……于此,又有幾人能知曉其中的真諦。死亡,才是人類永恒的宿敵,能帶走一切,卻也賦予了一切時光的意義。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萬個觀眾也就有一萬種理解。一本書,或一部電影,只要觀者有所留心,便能感悟出對自身有價值的觀念。無所謂崇高、不在于真偽,只在于引發個體對于生命的思考與感悟,如此便好。
我是獨舞,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