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寫作教程-虛構文學速成全攻略》第六章 ?動人以情
這一章作者主要強調情感在小說中的主導作用,不管什么小說,我們筆下的主人公必須有情感主導著他前進,可能是溫情,可能是悲情。
對于情感這一點,其實我們都知道,人物感情總是豐富多彩的,尤其是小說。一本成功的小說,里面主人公的情感發(fā)展道路是能調動讀者情緒的,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感染力。
作者強調在我們寫作的過程中,對故事人物情感的描寫抵達我們的內心深處,不光需要強調情緒的變化,更應該注重故事的完整性。聽起來是不是一頭霧水,我剛看到這一段的時候也是一知半解。可是后來作者舉了個例子我開始明白了,所謂故事完整性與情緒化。
下面是作者舉例場面的摘抄。
第一場面
“你是一個臭不可聞、卑鄙無恥、自我中心、不顧別人死活的狗雜種!”她對丈夫說。
“你自己呢?你是一個粗俗、無知、討厭的丑老太婆!”他說。
第二場面(經過作者潤色后改寫的)
“我告訴過你我今晚要做你最愛吃的晚餐,然后我們要在八點鐘吃飯。”她說,“你當時說你會早點回家的,可是到了8點鐘,我已經把什么都準備好了。桌子已經收拾好了,蠟燭已經點亮了,葡萄酒也倒上了,所有事物都準備好了,然后我一直在等你,8點半你還是沒有回來。我像個傻子似的坐在這兒,眼睜睜的看著事物變涼。到了九點半,你還是沒有回來。甚至你都沒有來個電話。現在都10點鐘了,你才推門進來,像什么事都沒有發(fā)生過一樣。你這個一個臭不可聞、自我中心的狗雜種你讓我感覺你是個卑鄙無恥的小人!”(摘抄自《小說寫作教程-虛構文學速成全攻略》第六章)
讀完這兩個場景我們是不是懂了作者說的故事完整性和情緒化,我們要表達主角的情緒,我們必須把前因后果交代出來,為什么會憤怒,因為等了很長時間,想想我們日常生活中,若是滿懷期待打的等待一個人歸來享受燭光晚餐,結果這人2小時沒有任何電話,也沒有回來,我們是不是會憤怒,會生氣,會委屈呢?然后我們或者我們的讀者會不會和小說中的主角產生共鳴,從而繼續(xù)被我們的故事吸引著讀下去。
在寫文的時候,我們可以想想我們自己所經歷的人生都有那些情感,而這些情感,我們的主角也完全有可能去經歷,去體驗。就像生離死別時刻,我們的悲傷,無奈,無助,痛苦等等。這些我們有的情緒,我們故事的主角也要有,我們不是在寫一個平面的人,只要寫出來他長什么樣子穿什么衣服就可以的。我們需要塑造一個立體的有血有肉的故事人物,這個人物在你心中必須活生生的呈現出來,這樣你寫的時候,才會代入到主角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