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果要我選擇一種喜歡的人物性格,我想我會選擇樂天派的,這樣的性格應該說不只是我會選吧,相比大多數人都是喜歡的。
樂天派的人就像一個小太陽,能量的永動機,燃燒著自己也溫暖著別人。遇到事情不會用悲觀主義來化解危機,他們頭上也都是長著向日葵的。
“你看,我要是能像他那樣就好了,凡事都不會那么憂愁,遇事也不會那么緊張,哪像我天天擔心這擔心那”。
生活里,我經常會聽到這樣羨慕的聲音,不管是說出來的還是那些藏在眼睛里的。
往往做不到,才心生羨慕。
畢竟,能做到如此灑脫的人是極少數的。如果生活是一個蛋糕,那么在這個蛋糕出爐之時,它就已經被分成了無數分,包括責任、溫飽、親情、友情、理想、任務、學業、工作等等說不盡的那些必須。
?02
而那些樂天派在被人羨慕的同時,也通常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
他們有著五毒不侵的心,也有著刀槍不入的腦。在所有問題面前,他們一定也是可以的,絕對不會對生活失望。
我們,也自然而然地會認為他們本就應該是這樣的。而這樣的人也往往會自然而然地成為大家依靠的目標。
我們會潛意識的、習慣性的選擇這樣的人去接觸交往,去吐露心聲。特別是在極度需要支持和幫助的時候,向他們大肆地傾倒苦水與憂愁。
然后,我們便會開始形成一種慣性依賴以及人設認知。
?03
如果,你遇到的是真正的樂天派,那么我當然是覺得慶幸和值得祝福的。
可是,我想說,其實在生活里,大部分的樂天派都是外向的孤獨患者。
有著這樣一群人,他們在人前總是展現著樂觀開朗的一面,他們也總是充當著正能量的代言,他們無所畏懼那些失意與惶恐,他們看起來什么都可以云淡風輕的樣子。
他們可以是朋友圈里的開心果,也可以是夜深人靜時的知心人,更可以是關鍵時刻的人生導師。
當然,那些都是在人前的時候。
?04
當他們關上這扇天使之門,上帝也給了他另外一副面孔。
他們最怕一個人呆著,那種孤獨就如同洪水猛獸般侵蝕著他們的整個思維。那些人生哲學、生老病死的問題就好像夜里盛開的曇花,耀眼且明亮。
他們在極力的開導和安慰著別人的時候,也在試圖用這些魔法來撫摸一下內心深處的創痕。
可是,醫者不能自醫的道理卻是更古不變的難題。
他們經常不想回家,盡管已是深根半夜。寧愿在大街上看星星也不想回去面對那冰冷如墨的床和沙發。
當他們終于鼓起勇氣要跟朋友絮叨兩句的時候,朋友的反應卻是玩笑般的調戲道:你也會煩惱這些問題么?別開玩笑了。
然后,他們頓然發現,這番交流必須到此結束了。
然后,他們只能繼續拾起他們的向日葵面帶微笑迎風飄揚。
帶著他們的無奈和那些根深蒂固的難過,假裝堅強。
?05
你看起來很棒啊!
你真是大家的開心果!
你真開朗!
你每天都笑的好開心!
你就像是大家的加油站!
你好像什么都不怕!
…
其實,很多時候,
每一個相安無事背后,都千瘡百孔。
就像那些已經站在人生巔峰的人一樣,我們往往只能看見社會想要讓我們看見的那些陽面,而自動忽略那些陰面。哪有人是會輕輕松松成功的,每一個成功背后都傷痕累累。
那些看著樂天派的背后,或許也經歷著不為人知的苦楚和艱辛。你以為他們不迷茫、不焦灼么。
他們也是凡肉之身,一樣經受著人世間的悲歡離合,陰晴圓缺。
只是,相比之下,他們不愿意把這一面給到更多人,更希望傳遞的是陽光的、充滿力量的一面。
可是,這并不代表著他們是萬能選手。
?06
仔細看,生活里處處都是這樣的人,他們是一群躲在地下室里的流浪者。
白日里努力洗清自己去面對陽光,
黑夜里拼命掙脫寒冷的枷鎖。
他們除了頭上長著一朵向日葵,
背后也有一雙希望被關懷的手。
誰說外向的人就一定開朗,
誰又說喜歡孤獨的人就一定內向。
這兩者之間哪來什么必然聯系。
他們,也沒有你看起來的那么堅強和無堅不摧。
也沒有你看起來什么都不需要的樣子。
?07
所以,都再善良些吧,遇見了這份樂天派的就好好珍惜,千萬別消耗了這番美意。
就像礦山不得過度開發,這些正能量也不能過度被消耗和依賴。再強大的能力也有殆盡的時候,請別隨意揮霍這難得的動力之源。一味的索取不是件好事,結果也一目了然。
而且,很多時候所謂的正能量,到底還是要靠自己。從別人那里得來的也不過一二,長久不了。
如果真要說這世間有什么是永恒的,我想,或許人性的相互交流算得是其中之一。
這世間能量守恒,當然也包括這些人性。只有相互之間的輪回才得以更永久。
有時候相擁取暖迎接朝霞的日子或許會變得不那么漫長,且更有一番滋味。
那些頭上長著向日葵,背后有雙希望之手的人,也需要被關懷和溫暖。
只愿,終有一日,會有一個人透過那些歡笑看到背后的孤獨,
也終有一日,外向的孤獨患者也可以找到一雙溫暖的手,一起奔赴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