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晨讀:讓你成為任何領域高手的三大狠招
《不安的時候,坐下來寫》
規律、限制、行動
1、輸出的前期一定是大量的輸入和練習。比如學英語、彈鋼琴……并且這種練習應該是不間斷的、規律的。拿跑步來說,我們普通人想要安全完賽一場馬拉松,事先必須有不少于3個月的賽前持續準備,否則在賽場上跑不出預期的成績、受傷、撞墻、甚至棄賽將分分鐘發生。即使是一名跑步高手,假如休跑太久,再次開始跑步前,一樣需要規律的恢復跑練習才能保證不受傷。所以關鍵在于:規律、練習!
2、“一萬小時定律”在一定情況下,是個偽命題。假如這“一萬小時”只是不加思考的機械重復,恐怕即使再加上10個“一萬小時”你也只能是一個“熟練工”而非專家。而且只有設定界限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正如KEEP的封面語“自律給我自由”所說。我很喜愛的一位作家春上村樹,除了是一位高產作家之外,還是一名跑者。每天都會至少跑10km,更是有規律地按時進行寫作。他說當自己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者(作家)之后,更深感唯有規律的生活才能保證自己的產出。歷史上很多大音樂家、思想家、作家,其實都有著近乎嚴苛的作息規律,才能有如此之多的作品面世。
貝多芬作息表
3、所有的好點子、好想法、偉大的夢想、美好的創意,最終都將落實到行動上來。做,就對了!
? ? ? ?好了,分享完今天的晨讀,我要換上運動裝備,出門開始我全馬目標前的第22次訓練了,加油!
圖片來自SPEN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