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著那么一群人,看到別人過著自己羨慕的生活時,總會這樣評論:
“還不是因為他們有錢!”
“要是我有錢,我也會這樣!”
“誰讓我窮,我也不想的!”
這些“我過得不好,都是因為我沒錢”、“因為別人有錢,別人才過得體面、有品質”的邏輯,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似的,壹休差點都想為他們承認自己貧窮的勇氣鼓掌了。
的確,我們生活中一大部分的煩惱來源于窮。但是,我們窮的到底是金錢,還是思維呢?
【1】
正常情況下,如果有人問:“你會花錢買難受嗎?”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不好意思,我離智障還有一個愛因斯坦的距離。”
然而,很多時候愛因斯坦是個變量。
壹休最近就做了這么一回智障,發光發亮。
那一天,壹休下班回家,經過一家水果店,剛好看到有一堆草莓在特價,瞬間就被吸引過去了。走近一看,壹休發現那堆草莓里面很多都是垂頭喪氣、鼻青臉腫,就像剛剛打輸了群架。
壹休的內心掙扎了一番,最終還是被價格和食欲沖昏了理智,站在那里彎著腰挑了好長一段時間,終于挑出了一堆傷殘等級較輕的帶了回家。
吃完草莓沒多久,壹休就開始肚子疼了。如果要壹休形容當時的痛感,就類似十月懷胎生了顆草莓的孩子吧。
結果,壹休不僅付出了慘痛的肉體代價,浪費了寶貴的寫稿時間,還去了一趟醫院,花了差不多一個星期的飯錢。
在之后的幾天里,每當壹休經過草莓堆,都依然會感受到當時腸胃被草莓統治的恐懼。
【2】
當壹休好不容易恢復元氣之后,壹休開始思考這一次“草莓血案”發生的原因:
買一斤正常的草莓很貴嗎?至少壹休絕對能夠承受。
那為什么壹休明知道可能會拉肚子,但是還是伸出了罪惡之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僥幸心理:“吃一點而已,應該不會那么容易中招吧,而且這個價格真的好便宜啊…”
這大概就是窮人思維的一種:我們只看著眼前的蠅頭小利,卻忘記了花費的非金錢成本和潛在風險。
例如我們購物的時候,經常會為了很小的價格差距而貨比三家,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時間,付出了很多思考的精力;例如我們旅行的時候,為了省錢選擇了窮游,不是坐了十幾個小時的火車,就是為了找間便宜點的酒店拖著行李跑了大半個城市,導致整個旅途都一直處于疲憊的狀態,無心享受旅行的時光。
富人思維面對這些事情的時候,選擇則會完全相反,在他們的理念里面,花錢要么為了賺錢,要么就為了享受,兩樣都不搭的事,就不值得白白浪費精力。
當然,這并不是說比價或者窮游就是窮人思維要做的事情,而是說當我們在不知不覺中,為了省錢而花費了更多其他成本,還不能好好享受這一段經歷,甚至還為自己埋下了風險的時候,就是窮人思維在作祟。
【3】
所謂窮人思維,指的是思維方式,并不代表經濟狀況,更不是指人窮才有的思維。
很多人成長過程中有過物質匱乏的體驗,即便經濟寬裕了,但是思維模式和思維慣性還保持著過去的狀態,所以經濟收入并不能作為衡量是否是窮人思維的標準。
通常我們缺什么,就會把什么看的特別重要。在做選擇的時候,更傾向于選擇我們所稀缺的東西。
相反,我們不缺什么,就會把這個東西看的不重要,在做選擇的時候,就會更容易犧牲它。
從小到大,壹休都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時間,就是金錢。在富人思維中,他們更傾向于用錢換時間,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時間的價值,而窮人思維則大多數會選擇消耗時間,節省金錢。
通常情況下,窮人思維最明顯的標志是:自己的時間不值錢!能花時間精力解決的問題,絕不花錢解決。
比如我們可能為了省錢,租房子租在離公司很遠的地方,每天消耗大量的時間在交通工具上,還要在各種人流中擠個半死不活;比如我們在需要某些資訊時,不舍得購買精準的、全面的、有效的資訊,卻舍得花上很長的一段時間在一堆雜亂無章的資源里面挑一部分看起來有稍微點用資源;比如我們被邀請參與聚會,明明有機會認識到一些能為我們帶來無限商機的朋友,卻因為不舍得那幾百塊的自助餐錢而選擇躲在家里吃碗寂寞的方便面。
在消費和投資中,窮人思維的特點是量入為出,而富人思維特點是目標導向。
當人生里滿滿都是因為窮而窮了自己,窮了機會,那么這樣的人生可能不僅窮一時,也可能窮一世。
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習慣了窮。
想要過上富人的生活,或許應該從培養自己的富人觀念開始:
· 建立“時間價值”的概念:
減少做那些“時間花得多、收益少”的事情。
· 牢記“沉沒成本”不可追:
當我們把一些成本花費在了一些錯誤的事情上面時,要學會及時止損,不要為了不甘心、僥幸等心理,追加更多的成本。
· 培養“目標導向”的思維:
當需要花錢提升自我,或者遇到值得投資的項目時,不要因為錢而止步。
· 拓展自己的視野:
適當做一些當前“無用”的事,防止進入只關注當下的“管窺”狀態,建立長遠規劃的戰略意識。
任何事情,其實只要是定了一個目標開始實踐,就已經走在改變的路上了。
這個世界,不是誰窮誰有理。只有努力擺脫窮人思維,才能有更大的機會離開窮人角色。
日本作者勝間和代寫的《時間投資法》中,有著這樣一句話:“要不惜代價去創造時間,為了創造出時間你要舍得打車”。
我們可以窮,但是不可以習慣窮。
很多時候,能讓你過得好的不是錢,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