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家庭財富,你一定能對家里有幾套房、有多少存款、買了多少股票如數家珍,但你的家庭財富配置是否健康呢?
2017年,我國家庭債務與可支配收入之比高達107.2%,逼近美國金融危機前峰值。快速攀升的負債,對于家庭來說,猶如悄然逼近的水下冰山。
而就在去年,一份由西南財經大學發布的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看得人心驚膽戰:中國近四成家庭財富管理得分在60分以下,相當于考試“不及格”,財富管理處于“不健康”的狀態。
告別家庭財務亞健康狀態,從做好家庭財務健康診斷開始。
判斷家庭財務狀況
把你的家庭當成一家公司去經營,你會發現,通過家庭資產負債表、收支表,以及現金流量表,你能清楚的算出家庭財務這筆賬。
一般來講,企業報表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對于我們個人或者家庭來說,資產負債表和收支儲蓄表就夠用了,收支儲蓄表其實就相當于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的合并。
01
資產負債表
顧名思義,資產負債表就是看你手上有多少資產可以用,有多少負債沒還,它反映的是某個時點的財務狀況,也就是你填表這個時點的資產負債情況。
從結構上面講,資產負債表分為資產、負債、凈資產三個部分。
資產可以分為金融資產和實物資產,其中的金融資產又可以分為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和其他金融資產兩部分。如果按資金用途來劃分,資產也可以分為流動資產、投資資產和自用資產。
當然,具體的資產類別,比如存款、股票、基金、房產、汽車等等都是一樣的,這兩種分類只是按照不同方式將資產大致劃分,我們選擇其中一種分類方法就可以了。
要注意的是,房產和汽車這些資產當前的價值是大致估算的,按現有市場價值來填寫,盡量少填一些,不要對自己的資產估計偏高。
負債部分可以分為流動性負債和長期負債,具體類別包括信用卡所欠余額、房貸、車貸等等。
最后,用資產總和減去負債總和,就計算出凈資產。
02
收支儲蓄表
收支儲蓄表反映的是一段時間內,家庭的收入和支出分別多少,有多少結余。
對于家庭收入這部分,自己和配偶的收入可以分開記錄,而支出項因為比較難分割,建議合并在一起記錄,可以按餐飲、日用品、交通、人情、醫療、投資支出等等大類來整理,至于具體類目就因人而異了。
最后,用收入總和減去支出總和,就計算出結余。
財務狀況健康度分析
在梳理好資產負債表和收支儲蓄表后,我們就可以直觀看到自己的財務情況。對表里的一些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就能發現財務上可能有所欠缺的地方,從而進行改善和下一步的規劃。
以下幾個比率,可以用來檢驗我們家庭財務情況健康度的一些簡單的指標。
1.結余比例=結余/稅后收入
結余比例的參考值是0.3。也就是說,你每月或者每年的結余要達到收入的30%以上,家庭財務才是健康的狀態。
數值越大,財富積累的速度就越快。在所有的財務指標當中,最關注的就是結余比例,它是決定家庭財務是否健康的關鍵指標。
2.投資與凈資產比率=投資資產/凈資產
投資資產是指銀行存款、股票、基金等等能夠產生投資收益的資產,這個比率的正常數值是0.5,年輕人的話0.2也正常。
投資與凈資產比例越高,財富增值的能力就越強。
3.清償比率和負債比率
清償比率=凈資產/總資產,正常數值在0.6-0.7之間。
負債比率=負債總額/總資產,正常數值在0.3-0.4之間。
可以看到,負債比率和清償比率正好相反,是一個互補的關系。
如果清償比率偏低,或者負債比率偏高,就說明債務過多;反之,如果清償比率偏高,而負債比率偏低,則需要合理利用負債,進一步優化資金的使用。
4.財務負擔比率=負債/稅后收入
這個比率不應該高于0.4。要注意一點,這里所說的的負債是指你每個月要還的錢,而剛剛所說的負債比率指的是負債總額。
所以,無論是還信用卡、還房貸或者車貸等等這類的支出,不應該超過我們每月稅后收入的40%。
5.流動性比率=流動資產/每月支出
流動性資產是指現金、活期存款和貨幣基金這類資產,這個比率的參考值在3-6之間。
也就是說我們應該預留一部分流動性資產,來應付3到6個月的家庭開支,千萬不能把所有錢都用來投資。
如果你是處于收入不穩定的創業階段,這個值甚至可以提高到12,也就是說預留的流動性資產足以應付一年的生活開支。
利用以上的幾個指標,我們就可以診斷一下自己的財務情況是否健康,有哪些可以提升的地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金融深化日益推進的今天,我們每個家庭都很難和借貸絕緣。當務之急是做好家庭的財務健康診斷并據此優化家庭的支出行為,打造合理的家庭資產配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