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未完待續,就要表白#活動,本人承諾,文章內容為原創,且未在其他平臺發表過。
老生常談,但卻有新說。每到“五一”、“十一”等小長假,就到了人們出行的高峰期,以至于有人調侃說:“在高峰期出去游玩,不是看風景,而是看中國有多少人”。有很多人會選擇在工作之余利用假期放松自己,然而有另外一群人,卻因為我們出行時的某些行為而無法享受假期。
懸崖、陡坡、巨石……河南焦作云臺山風景區,有一群“蜘蛛俠”,在峭壁間飛翔,在山澗中穿梭,只是為撿拾垃圾。一年撿80余噸,腰間的安全繩是他們唯一的保障。有些環衛工因勸阻游客扔垃圾,被回嗆“你就一個掃垃圾的,管那么多干嘛?”這些現象,讓人在五月春暖花開的季節感到了心寒。
如此之高的崖壁,只是一根安全繩的緊鎖,牽扯的不僅是環衛工的生命,也牽扯了公眾的神經。一周三次的例行清掃,旅游旺季他們要在崖壁上待長達六個小時,也許只是隨手一扔,卻讓他們多了一份危險。游客素質屢次提起,卻又每次無濟于事,提高游客素質不應只是一句單純的口號抑或一時的熱度,不應是在看到新聞時瞬間的氣憤和過后的無動于衷,不應是浮躁中的人云亦云。
也許會說是有關部門的不作為和不負責任,對環衛工的保障不夠,才會讓我們覺得環衛工人的生命有所威脅。不置可否,是有這種原因,但每種行業的存在必然有需求的群體,歸根到底,正是這些游客的存在,才有了崖壁上的環衛工,這種危險職業才會應運而生。由此可見,游客素質亟待提高。游客素質在更大程度上反映的是道德品質,這是那些亂扔垃圾游客的另一種偏頗的“利己”思想和對底層勞動者的不尊重。當然,素質不高的游客畢竟是少數,由于少數人的所謂“利己”的行為,使得有了不必要的危險存在。不奢求所有人能做到不扔一點垃圾,但希望后世能夠看到依然如你我現在看到一樣美麗的路、一樣驚艷的風景,還有那些崖壁上飛行的“天使”停止飛翔。皆為凡人的“天使”,并不能夠像我們想象的那樣,能在崖壁上沒有危險地自由飛翔。
職業沒有高低,勞動不分貴賤。在欣賞美景的同時能夠把垃圾隨手帶走,也是對環衛工人的一種尊重——切不能明知不正確而故意為之。崖壁上的“天使”守護著上天賜予的瑰寶,能夠守護住這種美麗的不止是他們的努力,更需要你我的配合。在路途中,留下的希望只應有腳步,帶走的也應只有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