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進拆解5/21#既然花錢學習了Frank老師的寫作訓練營,師傅已經領進門,修煉在自身。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2個月完成21篇熱門文章的框架拆解,同時設定100篇日更計劃,just do it~
標題:《跟孩子哭窮等于殺了孩子,你還在這樣做嗎?》
作者:王榮民(新晉簡書練習寫作者)
閱讀后感:一篇關于社會現象、養兒育兒的感想文章。作為一名母親,會深有感觸。作者站在對方的角度來思考,這篇文有特性的目標群眾,就是已經晉升的爸爸媽媽們。作為80后或90后的新媽新爸們,在經歷了兒時老一輩父母思想的枷鎖后,深知不能再將這樣的思維強壓在孩子身上,但是,想歸想,在真正面對孩子的時候,又無形之中,給自己披上了封固思想的外套。所以這篇文其實就是正中了我們這樣的做法,給予警示的思考。
文章類型:故事+論點+論據
文章沒有明顯的界分1234論點,整個篇幅都是圍繞著一個觀點:
聰明的父母明白,自己窮,是自己需要努力改變的,不能把孩子拉進來被窮吞噬。
a 故事:
1. 列舉幾個典型的失敗父母會對孩子說的話,試圖想用貧窮來激勵孩子更加努力
2. 莫言在回憶錄里的提到兒時母親的態度和話,形成對比。即使是真的窮,但是在對孩子的教育思維上,仍是雖有苦難,但是意志并不窮
3. ?一位媽媽的回答孩子的對話,當孩子看到別的孩子什么都有的時候,沒有哭窮,而是教育孩子,通過努力,他也能擁有他想要的。
b. 論據:
1. 給孩子灌輸貧窮的思想,會給他直接帶來自卑感。(這是跟當初父母這么做想達到的效果是完全想反的,因為告訴孩子窮,會讓他覺得他沒有資格,低人一等,陷入自卑的境地越來越深)
2. 聰明的父母不會跟孩子哭窮,而是拼博著。(正面積極的觀點才是真實要傳遞給讀者的,不過,作者采用的手法,仍主要是反例更加深刻)
c 金句
1. 幸虧我從沒有跟孩子哭窮過。因為這就像灑了的牛奶,哭也沒用一樣。
2. 很多父母將自己的人生和孩子綁在一起,好像自己活著就是為了孩子
3. 前者可能讓孩子從根上自卑,因為生養的父母如此,自己的生活慘淡無光。而自己去感受的,往往會有那股子“沒有傘的孩子努力奔跑”的勁兒,最后通過努力改變自己的人生
總結:
喜歡這篇文主要是因為能看到讀者分析的觀點內容,對于故事、論據等,都是值得學習和借鑒參考的。也許分析的維度不夠全面,也許觀點不夠寬廣,但至少這一個面還是能讓讀者有所感悟和思考的。
根據Frank 老師最新的寫作思維來看,該文應用到了【用戶思維】,去捕捉用戶思維的某個點(即到底如何養孩子)的觀點上,用反例的手法,證明這種在孩子面前哭窮的窮養方式并不可取。
這篇文讓我想起了昨天我的一個朋友圈感悟:
我們不需要透支自己的能力去為孩子創造條件,因為這是一家的生活質量,要犧牲所有人去成全孩子,條件之上還有條件,我們能透支多少。
反而如果我們關注到自己的需要,為自己創造的條件同樣也是為孩子創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