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華怎么就不值得嫁?

前幾天看了一篇文章,標題是《為什么我說“夜華”不值得嫁》,一時對作者的想法很好奇,于是仔仔細細地拜讀了一番,但是讀完之后卻覺得唏噓不已。我不認識作者,對夜華也絕非狂熱追捧者,只是作者的一些觀點不敢茍同,在這里為夜華辯駁一番。

首先,作者說她不覺得夜華是十全十美的,也不覺得夜華有什么特別值得女人去嫁的地方。我很贊同作者的前半句話,但是后半句實在有失公允。誰都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誰都有缺點,所以作者這前半句話實際上沒有什么說服力,我們比較的,只不過就是誰的優(yōu)點更多一些,誰的缺點我們更能接受一些罷了。

那么認真比一比,夜華不是比太多人優(yōu)秀嗎?


第一,長得帥。這很重要啊,上帝不知道剝奪了多少人的美,才塑造出一個美人(不論男女),世上每天不知道多少人為了追求美,付出過很高的代價,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如果我們對美無動于衷,那不是還懵懂無知,就是已經釋然徹悟,然而我們當中的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普通人。網上曾流行過一個段子:一個人的外貌決定了我是否想要了解TA的思想,思想決定了我是否一票否決TA的外貌,看夜華的第一眼,他就比下了很多人,《三生》原文中,唐七是這樣描述夜華的:

“夜華一雙手修長漂亮,神情悠閑,舉止倜儻;夜華有一頭十分漂亮的頭發(fā),觸感柔軟,漆黑亮澤;白淺同夜華在紫竹苑就寢時,曾聞到他身上有淡淡的桃花香,帳中有幽幽一縷桃花香;他這一笑映得身后的天幕,柔柔的燭光,仿佛三千世界齊放光彩;甚至他用墨敷色的姿態(tài)無一不瀟灑漂亮。”

白淺稱夜華是“臨風玉樹的一副好人才”、“像極墨淵上神當年的風姿”,墨淵是遠古神袛?shù)谝幻滥校谷A標致的極致就是墨淵那樣子了。狐后曾說過白真比淺淺還好看,但白真并沒有標志到極致,這么算起來,夜華應該是比四哥還美的人啊。


第二,身份尊貴。夜華的靈魂是父神次子,父神嫡長子墨淵的同胞弟弟,又是九重天上的天君長孫,太子殿下,也是即將繼任的天君。權力、地位、財富,夜華與任何人比都有過之而無不及,愛情很重要,面包同樣很重要,現(xiàn)在我們都追求男女平等,女人一樣可以靠自己的雙手掙得面包,我們愛一個人的時候,可以包容對方沒有面包,但是你會因此而拒絕一個有成千上萬面包的人嗎?


第三,高智商,實力強悍。唐七原文,墨淵說:“大約我以元神祭東皇鐘時,他終于醒了。如今我能再回來,估摸也是我魂飛魄散之時,他費神將我散掉的魂一片一片收齊了。我隱約間有這么一些印象,一個小童子坐在我身旁補我的魂,七八千年的補,補到一半,卻有一道金光直達我們處的洞府,將他卷走了。”那個給墨淵補魂的小童子便是夜華,那時他還未出世,而他出世時,“有七十二只五彩鳥繞梁八十一日,東方的煙霞晃了三年!”白淺七萬歲飛升上仙,十四萬歲飛升上神,夜華兩萬歲前便已飛升上仙,雖然一直到最后也沒寫他飛升上神,但據說四海八荒近兩三萬年的戰(zhàn)事,只要是夜華領的陣,便一概地所向披靡。

夜華曾對白淺說過:“你若還有法力,尚能與我拼個兩敗俱傷”,折顏也說過:“他五萬歲便能將饕餮窮奇那四頭兇獸一概斬殺了,前途不可限量。”在為墨淵散盡了一身修為后,他僅憑父神一半的神力,最后力敗擎蒼,可見,夜華的智商和實力均不容小覷。比起容貌而言,男人有實力才更有魅力,綜合實力如此強大的夜華,又在哪一點上比不上旁人呢?


接下來,作者說“夜華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夜華也真真是冤枉啊。作者的理由是,夜華沒有拒絕天君為他賜婚,如果好好看劇就知道,夜華此時的確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樣的姻緣,但他不反對不是因為對天君盲從,而是因為桑籍給天族留下了一個爛攤子,總要有人來收拾,而這個人很倒霉催的只有夜華最合適。夜華是個很善良的人,接受這個賜婚,往大了講對天下、對天族、對青丘都有利,往小了講,能救他二叔一條性命,左右有所影響的,不過他一個人。夜華和白淺一樣,都是政治的犧牲品,白淺在賜婚的時候一樣沒有拒絕,聯(lián)姻的背后有著復雜的動機,他們不像普通兒女那樣能隨意做主自己的愛情,但我們不能因此而斷定接受聯(lián)姻的人就都盲從。

后來,素素被天族發(fā)現(xiàn),夜華為了保全素素,同意了素錦入洗梧宮做側妃。作者的評論是,夜華太懦弱,不敢反抗天君,不愿意為了所愛的人放棄尊貴的身份,不愿意為愛殉情,在考驗來臨時,不愿意果斷地站出來攜手并肩。

這樣的評價其實是很片面的。

首先,隱忍不是懦弱。同樣是力量不夠,懦弱的人不反抗是為了茍且偷生,隱忍的人是因為在韜光養(yǎng)晦,為了有朝一日能改變自己被動的局面。在天君面前,無論是夜華還是桑籍,都沒有足夠的話語權,桑籍一味地堅持和少辛在一起,帶給少辛的是天君的一次次震怒,還有一次次傷害,而桑籍同樣無法保全自己深愛的人。你知道嗎?少辛能活下來其實是太過幸運,這幸運并不是因為桑籍的堅持感動了誰,而是因為有許多人幫了他們一把,這其中就有夜華。少辛只是一個個例,而事實卻是,無數(shù)選擇了這一條路的人都毫無例外地被死去了,不論他們是不甘還是坦然。

在作者的觀念里,為愛而生為愛而死是偉大的,是值得贊頌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認同這種觀點的,比如我就覺得,死才是最不值得追求和提倡的事情,死才是最無奈最無助和最軟弱的妥協(xié),但凡還有一絲希望,就不要選擇用死去解決問題。

我想夜華也是這樣想的。他不是不愿意為了所愛的人放棄尊貴的身份,與鮫人大戰(zhàn)的時候,他就已經要假意放水假死,從此與素素雙宿雙飛,只是事與愿違。桑籍放棄的是天族皇子的身份,而夜華要放棄的,則是太子的身份,康熙時八子奪嫡,爭得你死我活的就是這太子之位,如果真要對比,夜華對功名利祿的風輕云淡,比桑籍有過之而無不及。

夜華怕死嗎?不,他不怕自己死,他是要保全他們兩人的生命,因為在他看來,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死了,即使能夠一了百了,但就真的什么也沒有了,活下去,他們才有幸福的可能。桑籍和少辛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但是他和桑籍不一樣,他不能拿素素的生命去冒險,因為誰也不能保證,素素能和少辛一樣幸運,所以他拼盡全力,承受極限,一直隱忍,一步步靠近天君的位子,因為他知道,只有當他成為天君,他才擁有足夠的力量去反抗一切不公平不合理的規(guī)矩。夜華是說過,他最羨慕的是他二叔,但他不是羨慕桑籍敢去為愛孤注一擲,而是羨慕他二叔和桑籍能活著幸福生活的那份幸運。

夜華并不是不敢為素素撐腰,不愿意站出來攜手并肩。他只是太聰明,太冷靜,知道在那種情況下,他為素素去辯解不僅于事無補,還會把她推向死亡,夜華的權衡是,眼睛很重要,但是如果素素死了,那眼睛也沒有價值了,所以兩害取其輕。同樣一件事來證明我的觀點,素錦故技重施陷害元貞時,天君信任眼睛看到的假象,而不會相信桑籍所說元貞的人品,天君對元貞尚無感情可言,可是對素素則是顯而易見的排斥與厭惡的,元貞尚不能幸免于難,更何況是素素!


作者接著又將夜華與東華帝君相比,但其實這比較也是有失偏頗的。東華帝君是誰?

“因生于碧海蒼靈,東荒一方華澤,故起名東華。目光冷漠,一襲紫衫清貴高華,皓皓銀發(fā)似青丘凍雪。誕于遠古洪荒時代,乃是上古神祇,避世數(shù)十萬載,一直生活在三清幻境的菩提凈土,世人不敢拉他進十丈紅塵。”

東華是曾經的天地共主,雖然早就已經退位給現(xiàn)在的天君,但是他在天下的地位是誰也撼動不了,也不敢造次忤逆的。小說里帝君不問世事,電視劇里的帝君可以說又像太上皇,又像個軍事,在大事的決斷之前,天君都要聽聽帝君的意見。東華為鳳九出面教訓素錦,實在和夜華保護素素沒有可比性,東華帝君的身份地位比現(xiàn)在的夜華不知高了多少倍,說得難聽點,那位可能是連天君都不太放在眼里的,更何況是一個小小的太子側妃呢?而夜華和素素的對手可是天君,夜華彼時還只是太子,素素是一介凡人,他們和東華相比力量太弱小,不能和天君硬碰硬,夜華不能和天君說,你給我離素素遠一點,他要是像東華這么強硬,也許素素直接就被丟下誅仙臺了,都不用等她自己跳。

夜華最大的遺憾,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他和素素不是缺少愛,而是太缺少時間和溝通。夜華千算萬算,千防萬防,千辛萬苦想要保全的生命,結果沒料到素素會親手舍棄,但其實素素也不是為了愛情去輕生,她跳誅仙臺只是因為被素錦坑了,只是想回到凡間而已。說到底,素素也是看重生命的人,他們和桑籍少辛不一樣。

溝通這種事情,本來就不是生下來就會的,這也是為什么人們常說婚姻需要磨合。一個人的性格跟他早期的童年經歷有很大的關系,夜華這樣隱忍的性格,是因為他的成長環(huán)境,多說無益,說了無用,不如不說,不如多做。夜華在問題面前,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承擔,而不是溝通商量,因為他從小就被剝奪母愛,缺乏溝通的對象,這樣不好,但我們不能全都怪他,更不能一票否決了他對素素深沉的愛。有些事情有些人能教我們,有些事情只能自己經歷了才能明白,沒有人教夜華怎么去溝通,他不是什么都懂什么都會的,要給夜華改變和成長的時間。

最后說一句,夜華當然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小時候想要見母妃,他明白說多少遍想念都沒用,但是只要兩萬歲前飛升上仙就有用,怎么做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夜華很清楚。后來愛上素素,就認定素素,不管是白淺還是素素,都只要這一個,素錦陪在身邊五萬年,不要的就是不要。這樣有顏有才,有面包又有愛情的夜華都不值得嫁了,那還有誰值得嫁啊?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