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恩來同志

偉人日已遠,青史字不泯。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是我在廬山周恩來紀念館看到的一句緬懷語。是的,“胡公”(恩來同志的雅號)就是這樣的一位偉人,猶如一支蠟燭,從頂燃到底都是光明的。

我出生的年代“胡公”仙逝的大抵將近二十年了,小的時候像《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一夜的工作》、《十里長街送總理》這類文章我也是學過的,現在或許很多細節都記不清,或許具體情節故事也是忘了的。但是,打個形象點的比喻,猶如學習語言,這都是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只知道,“胡公”在我眼里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高大偉岸形象。

對于震撼自己的人或事人總是記得很清晰,小小年紀立下為中華之崛起的大志總是很鼓動大家;漆漆黑夜忙碌處理事物的黑影總是讓人感動;萬人空巷、十里長街送總理的畫面總是讓人很悲傷,如此好的總理怎能就這么撒手人寰,大家都是這么舍不得。

多年以后,步入大學,入了黨也成為了“同志”,大家一起學習黨課、觀看影片,也會出現他充滿智慧的話語、勤勞的身影……留下的是內心永久的觸動。

近來閑來時總是喜歡翻看一些前人史記,好像就能了解他們的人生似的,樂此不疲。

偶然某次突然對中國最后一位皇帝溥儀(或許還有他的那些皇后皇妃吧)感了興趣,就跑去屁癲屁癲地借了《溥儀傳》,這書真的很厚,內容好多。就是在這本書的后半部分溥儀從監獄特赦到改造再到文化大革命受到迫害、病重期間,逝世后的情景,恩來同志事無巨細、盡心盡力讓我甚為感動。

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關心一個不相干的人到這種程度,只是因為他的心中有崇高無私的念想。是誰在為一個末代皇帝在特赦后的工作問題擔憂?是誰幫一個末代皇帝解決家庭問題、讓他有妻有侄女有親友?又是誰幫一個末代皇帝在文化大革命這個特殊的歷史情況下給予他諸多保護?是誰在這個所謂的皇帝在尿毒癥病重時刻竭力為他奔波?……是誰是誰?!

評斷一個人,得把他做的事情放在當時那個特定環境下才好做出樂觀公正的評斷。而當時人人自危的文化大革命、四人幫時代,可想而知,恩來同志這種做法是需要冒很大風險的。

正所謂“窺一斑而知全豹,觀滴水可知滄海”,后來讀了《文化大革命簡史》、《四人幫沉浮路》、《周恩來傳》這些書,才發現恩來同志的愛是博愛,不管是對于家人、朋友甚至不相關的人都是這樣。

危機四伏的中南海旁邊爬滿陰狠毒辣的蛇,隨時準備死死咬住這些戰功赫赫的國家領導人。不顧自身安危的恩來同志保護過多少人?有多少人或多或少受了因為他少受多少磨難?當時動亂的國家有很多國家領導人受此恩惠吧!

今天去了您的紀念館,我知道只是您眾多的一個,您曾在這里和老蔣談判,也曾不愿住別墅而堅持住此接待所。我摸著這樓梯的石欄桿,這厚重而有涼意看起來充滿歲月痕跡的石頭,我問旁邊的閨密,你說,周總理當時在這里是怎樣的情景啊?閨密打趣道“那好,趕明兒借個多啦愛夢的任意門,哈利波特的隱身衣可好”,我微微一笑,繼續朝里面看去。

紀念館很簡單,走廊上主要陳列一些周總理那個年代的事跡、圖片,里面的屋子有會客廳、書房、周總理和其妻子的房間各一間,里面陳設也極為簡單,床、衣柜、書桌等,比起旁邊的“美廬別墅”(當時的蔣公館)還說相當簡樸的。默默的觀賞,不忍打擾。

有些人縱使逝去,依然長留心中。

偉人日以遠,青史字不泯。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