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工作原因需要寫一些關于父親話題的文案。
無論是用各種父愛如山似海這類的形容詞,還是或華麗或平淡的語句表達對父親的敬愛。
個人認為,都無法從與父親相處中的平淡故事來闡述。
雖然那么自己描述的父親是無所不能,似乎有上天入地的本領,其實,我想到的是自己平凡而普通的父親。
我的父親,是一個普通的會計。
傳統意義上沉默寡言、不善言辭的那種父親。
很小的時候,就會看見他在工作的時候戴著一副眼鏡(平常不戴,老花鏡),在辦公室里,拿著厚厚的賬本,旁邊擺著算盤、計算器、茶葉之類的東西(爸爸早已退休)。
他很喜歡看報紙、看書,寫的一手好字。愛抽煙,雖然在家總是被我媽媽罵;會喝酒,雖然酒量差的一喝酒就愛說大實話。
小學的時候,不愛上數學課,總是在課本上亂涂亂畫,他就會用鋼筆在我的草稿本上寫長長的信給我(可惜好像沒有留下來),信里主要是講,我需要好好讀書,不要再去畫亂七八糟的東西,巴拉巴拉之類的(小時候覺得很煩,現在想想,也是滿滿的感動)。
因為工作原因,他在家的時間也不是很長。也許因為這個原因,他也不會怎么責備我的頑皮。所以,個人的成長中,父親其實也是有點缺席的,因為要養家啊,這時候亦覺得母親真的也是不容易。但是,真的也不能責備誰,中國的現狀就是,很多工薪階層養一個熊孩子(就是那種把好的都給孩子)需要花掉一生太多的精力,可憐天下父母心。
(和對我嚴加管教的母親形成鮮明對比),所以小時候我特別黏我父親,每次他回家,都會嚷嚷著要和爸爸睡一塊,而且還要他幫忙洗腳什么的(所以,也有人調侃我爸爸說,老周,小心你女兒以后爬到你頭上什么的= =)
4歲的時候,媽媽叫我去樓上拿碗下樓吃飯(那時候我們還住在媽媽單位以前的四合院,現在早就拆遷了),我嘟囔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世上只有爸爸好”,然后,不小心把碗打碎了,我已經不記得媽媽有沒有打過我了(= =),但是我知道,我媽那時候內心是無語的。
5歲的時候,一次中午睡覺,那是個冬天,我們那時候還在家燒那種火爐,不知道為什么,把火爐子燒著了,那時候,我哇哇哭著朝留下大叫“著火了”,充滿恐懼地跳著腳,引來鄰居們救火。
原本以為肯定會被胖揍一頓,結果,我爸爸在鄰居們幫忙救火之后剛好回家了,然后,我不僅沒挨打,爸爸還責備了媽媽。(然后“著火了”那個段子,被鄰居們說了好多年,直到6歲的時候搬家….OJZ)
當然,也挨打過幾次。因為打的次數少,所以才記得特別清楚,印象中被打都會有那種“你竟然敢打我”的一種憤恨,而我母上…….(打的太多,都不記得她因為什么事情打我,聲明,不要用暴力對孩子)
隨著年紀慢慢增長,也許是叛逆期,也許是自我意識覺醒,也許是疏于交流,也就沒有那么黏我父親了。
恍惚記得初三的時候去他工作的地方過暑假,我記得我當時裝逼說要把一片山包下來,自己就在那過著有吃有喝又有錢的愜意人生,而他也就不用上班了,直接替我管理“資金”。
依稀記得我們爺倆那時候笑的特別開心,然后他也就依我這樣把水言歡,額,雖然后來我中考考的特別差(汗),但那是最愉悅的一次聊天經歷。
當然,大四畢業的時候,爸爸特定坐火車來幫我拿行李回家,天公不作美,那一天下大雨,我幫他撐著傘,雨打濕了他的衣服。雨和眼淚模糊了我的視線,回到宿舍的時候,我哭的稀里嘩啦(室友都以為我瘋了,或者失戀),心里覺得自己這樣真的不好,也一直責備媽媽為什么不讓我寄東西回家,還讓爸爸大老遠來取= =,這件事,我記了好幾年,前兩天和母上理論時,也小肚雞腸地提出來= =(但,父母觀念不一樣,兒女不能強求,吃一塹長一智)
其實,不是沒有注意到他鬢角的白發,不是沒有看到他臉上的皺紋。而是,不敢面對,他老去而我長大的事實。
如今,在爸媽都退休了之后,我卻遠離了家,總感覺,自己似乎沒有對二老盡到什么做女兒的責任,總感覺,自己也沒有真正成熟而他們就這樣老了。(有些文字可能沒有很感人,但敲下來的時候卻感動到自己流淚)
當然,這只是幾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吃飯的時候我吃肉他吃肥肉,我給他買的鞋他不舍得穿,他特定送我的直男審美的禮物,他在和母上爭執后給我擺的鬼臉,他對工作的認真負責……
總之,寫下這些文字就像是梳理一遍情緒,希望父親身體健康,時間,你慢點走。
??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