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跟朋友一起吃飯,慶祝一下他小妹高考順利結束,成功解放。這個小妹妹在我眼里就是學霸那種,估分就估了580多,可能有些人覺得正常,可是在我曾經高考分數還不到300,已經是無法比了。哈哈哈,可以忽略一下我的成績。小妹妹學的是理科。
我問她:你愛學理科嗎?自己報的?
她回:給我從來一次,我肯定不選理,我想學文。都是家長老師推動的。
是呀,我記得我當時也是選的是理科。初中畢業爺爺就說:學會數理化,走遍全天下。上了高中以后沒分班的時候屬于大綜合,身邊人就會跟你說,主要學習理科,化學物理都多聽聽。挺多了也就上心了,地理課開始寫化學作業。歷史課補習理科筆記。這都是經常干的好事,以至于到現在我都不分東南西北,別的城市的地域特色什么的都要現查現看。歷史也是在不斷的惡補中。
我問她:這下輕松了,回家是不是不知道干什么了?
她回:沒有,沒事也看看書做做題。沖刺的時候太麻木了,感覺腦袋銹了,得用一用。
這時我才反應過來,我高考完事就是一頓的看電視劇,出去玩。書能賣就賣。所以我把我當初的感覺不自主的加注到了她的身上,自以為我們應該一樣。這和爺爺讓我選理科,走全天下沒啥區別。
我們都習慣把自己認為的強加于人,因為我們之間的關系,親人,親戚,老公,男朋友,閨蜜,鐵瓷。哪怕只是剛認識,在一個未知的領域里,只要有人給了建議,給了道路,就相信的走了下去。無論這條路適不適合自己,能不能走通。
其實這樣很不好,當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家長的呵護讓我們健康快樂成長,可是一味的呵護讓我們天真的以為世界都是美好的,一味的陪伴我們耿直的以為社會都是公平的。雖說本心是好的,如果過度就會適得其反。
我們應該讓孩子更多學會選擇,自己的選擇。無論好壞。自己學會打扮,穿衣風格;自己學會學習知識,抓住自己感興趣的加以發揮;自己學會找工作,迎接挑戰即使失敗自己也不曾后悔。
不要讓愛變成一種負擔,變成一種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