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故事的童年,總覺得缺少了一份被溫柔以待。
用故事走進孩子的內心,是親子之間溫柔相處的捷徑。
印象中人生第一本故事書是小學時爺爺送的,不是《安徒生童話》,也不是《格林童話》,而是《八仙過海》,薄薄的一本插畫版的,人生中的第一本書,便格外珍惜,只是后來搬家,卻再也找不到了。
即使后來再擁有了安徒生、一千零一夜、哈利波特等等書籍,可是再也沒有當初那種寶貝般的興奮感了,一直耿耿于懷至今。
你還記得自己人生的第一本故事書嗎?
長大后離故事書也越來越遠了,最近一次還是網上給外甥買故事書,一搜索才發現原來種類這樣的多了,小時候果然資源匱乏得可憐了。
只是似乎現在小孩子的一門心思都被手機、游戲、電視給吸引光了,自覺習慣地靜下心來看書的小孩太少,多數像完成任務一樣的。
小孩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很多家長便絞盡腦汁地創造條件來培養習慣。
接觸過一位年輕媽媽,她的小孩謙謙從幾個月就開始聽故事了。
謙謙媽媽每晚都會給謙謙講故事,不過不是自己講,而是用手機講故事,應用商店里有很多兒童講故事的APP,讓很多家長頭疼的講故事煩惱迎刃而解。
謙謙媽媽下載過很多App,對比后發現,“愛讀童書媽媽小莉”的聲音很準確但語氣平板比較枯燥,“楊政講故事”比較生動活潑但是因為收音問題有時候會聽不清,后來無意中搜索《肚子里有個火車站》時發現的【凱叔講故事】,意外的謙謙很是喜歡,問及小朋友原因,原來是“因為他會學小精靈說話!”
后來她就一直用【凱叔講故事】給謙謙講故事,謙謙很喜歡凱叔口中的故事。
【凱叔講故事】是一個人的品牌魅力,所有的兒童故事從他口中娓娓道來,每一個故事都惟妙惟肖,凱叔迅速地獲得了一大批小小的“簇擁者”,每天與800萬家庭互動分享故事,當時剛上線的凱叔西游記第五部一個半小時就破了10000臺,年入近2個億。
34歲生日當天,凱叔離開了央視,他在微博寫了這樣一段話:從此問心而生,隨性而活。決定不容易,但說出來就是春暖花開。
契機是他給女兒講故事,講故事是王凱和女兒從小養成的愛好,從孩子2歲講到7歲,5年下來王凱積累了海量的故事錄音。
覺得“付出這么多,只服務我家閨女好像有點虧了,不如和別人分享分享。”緊接著他就創辦了【凱叔講故事】,立馬吸引了一大批2—10歲的孩子及他們家長的關注,這樣的故事形式成千上萬的家庭都需要。
凱叔西游記把【凱叔講故事】推向了頂峰,他不是簡單的將名著西游記用小孩能懂的方式講出來,而是重新寫!他在里面加入了大量的“私貨”,如第二部中加入大量詩詞經典,第三部加入了價值觀的思考,世界不再只是好人、壞人之分,在第四部通過師徒四人之口,討論什么是小快活、什么是大歡喜等等。
凱叔西游記后,又延伸出了《凱叔三國演義》《凱叔365夜》、《凱叔講歷史》、《凱叔聲律啟蒙》、《小王子》等等眾多產品。
睡前故事絕對不是哄孩子睡覺那么簡單,哪個家長不希望能寓教于樂呢?
【凱叔講故事】在故事結尾加入讀詩詞,一遍又一遍,用漸減的聲調帶入孩子進入夢鄉,聽凱叔講故事,讓孩子擁有一個幸福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