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講一個我弟弟小時候的故事:小時候經(jīng)濟條件不好,我們家和我奶奶家分開住的,有一次,我媽包了幾個糖包子給我和弟弟吃,還特意交代說不要跟奶奶說我們吃了糖包子。但媽媽沒有告訴我們?yōu)槭裁础=Y果,我弟弟到我奶奶家第一句話就是:奶奶,我沒吃糖包子!我媽媽當時也在,這個尷尬啊[囧]
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說謊這一現(xiàn)象,家長、老師們經(jīng)常教導孩子不能說謊,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即使犯錯,也必須要承認。可即使這樣,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孩子說謊的問題還是很難杜絕,說謊被看成是一種不良的行為問題,指假話,即所說的情況與事實不符。那為什么孩子要說謊,說謊的背后意圖是什么?
1、孩子各方面的心智在發(fā)展中,容易將幻想當成事實。比如,有些小女孩非常喜歡公主裙子,當看到其他小朋友穿公主裙的時候,她可能也會說:“我媽媽也給我買了公主裙,比你的還漂亮”。這是孩子內(nèi)心的一種幻想。面對這種情況,教育者們不能將這個看成是真實意義上的說謊,這種情況會隨著孩子心智的發(fā)展慢慢消失。
2、因模仿說謊。孩子正處于一個模仿學習的年齡階段,具有高度的模仿性,模仿的對象可能是父母或身邊的人,也可能是社會媒體發(fā)布的虛假信息,所特別是教育者們,對待孩子要做到誠實守信。
3、由于家庭教育的方法不當,兒童因害怕受到懲罰或希望得到獎勵而說謊,這是非常常見的原因之一。很多家庭,當孩子犯錯誤時,不問原因就給孩子一頓批評或者一頓揍。在孩子心中,做錯事是不允許的,為了逃避做錯事帶來的懲罰,孩子只能說謊。甚至有時候,有些成人先是承諾只要兒童承認錯誤就不懲罰,但當孩子說出事實時卻加倍懲罰,這讓兒童產(chǎn)生誠實還不如說謊的想法。 另外,有些家庭中對孩子過于溺愛,會對孩子的說謊行為進行包庇,比如有些兒童為了獲得成人的獎勵或贊賞說謊,家人卻置之不理。
那當孩子出現(xiàn)撒謊這一行為時,父母或者老師一定要冷靜下來,不能在很多人面前直接揭穿孩子的謊言,讓孩子無地自容。 其次, 不能用語言中傷孩子的心靈,挖苦、譏諷孩子。當家長或老師斷定孩子在說謊時, 盡可能不要追問和逼迫學生繼續(xù)編下去。 而是過后找孩子談談,談談為什么要說謊,找出問題的根源,然后去解決問題,并且讓孩子認識到自己說謊是不對的。避免給兒童貼“ 標簽”,否則造成的后果則與我們的初衷背道而馳,兒童今后可能會更加 “努力” 地說謊。
我相信,一定存在某種因素讓我們的孩子心向陽光。
這種因素究竟是什么呢?看到下面的故事后,我恍然大悟。
某君高中時沉迷網(wǎng)絡,時常半夜翻墻出校上網(wǎng)。一日他照例翻墻,翻到一半即拔足狂奔而歸,面色古怪,問之不語。從此認真讀書,不再上網(wǎng),學校盛傳他見鬼了。后來他考上名校,昔日同學問及此事,他沉默良久說,那天父親來送生活費,舍不得住旅館,在墻下坐了一夜。
有沒有被這個父親感動到?可是假如這個父親的艱辛,沒有被調(diào)皮搗蛋的兒子意外發(fā)現(xiàn),兒子會洗心革面、改邪歸正嗎?
親子關系關系本質(zhì)說到底還是與自己的關系,從內(nèi)心信任孩子,并用行動去影響孩子,說教有時是最蒼白無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