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 ? ——這么的夢幻又這么的現實
從高三起我就一直就想讀這本書,一直沒機會,直至現在終于看完,心里卻沒有看完這本書的喜悅,反而多了一抹沉重,為的是那些離福貴遠去的人們,也更是為了那些生活在那個年代的底層人民。
但是我對這本書觸動最深的不是福貴的命運,反而是有慶的死,也許是這里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現實,感受到了社會的弱肉強食——在那些醫生即使聽到了有慶說自己快不行不能再繼續抽血,醫生們也依舊沒有停止對有慶抽血,只為了趨炎附勢,不惜他人生命。
說我思想幼稚也好,但是看到這里,心里只充滿了對那些醫生的憎惡與心涼,人們只要冠上醫生的這一名詞,代表著是不分貴賤、救死扶傷、盡最大的努力救活人們。可這些醫生為了縣長這一身份的人不分輕重的奪走了有慶的生命,但最讓人憎恨的是,這些醫生對于有慶的死的態度,他們只是也只有這樣覺得:哦,這人死了。一點沒有絲毫多余的情感,沒有一點愧疚,或許這個社會太殘忍,為他們鑄造了金剛石樣的心。
或許這就是社會,沒有身份,沒有金錢,你就缺了某些的權利,甚至是個人生存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