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如同馬車,理性是韁繩。手腕高明的駕車者懂得平復自己的情緒,安撫它、取悅它,心情愉悅地享受自己的人生之旅。---有川真由美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物質的需求日益增強,隨之產生的物質生活垃圾也逐漸增多。同樣我們在生活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不同的情緒垃圾,自己的,朋友的,他人的......
我們每天要面對多種不同的情緒,我們想要改變情緒,但是一直感覺情緒仿佛不受控制一樣。它如同一匹在草原上不受控制的脫韁的野馬,讓你整個人很氣憤,很失落,很悲傷,或者很不安。
1、說情緒-“電影”
不久前觀看了一部關于情緒的動畫電影《頭腦特工隊》,這部電影通過一個小女孩的成長變化,帶領大家探尋神秘的情緒世界。有時候想想,我們從來沒有想過我們的情緒是如何產生的?同時我們對自己的情緒關注也很少。
這部電影讓我們在童話故事中很容易的認識到人類腦中的情緒世界。
這個情緒世界中的五個主角就是我們生活工作中常見的情緒:快樂、悲傷、恐懼、厭惡、憤怒。正是因為他們的各司其職,分工協作,當然也有他們給自己定錯位的時候,從而妙趣橫生地在主人公萊利頭腦深處操縱著她的喜怒哀樂。
2、說情緒-“憤怒”
現實生活中,受到情緒支配的人很多。生氣的情緒,憤怒的情緒,......有時候這些情緒控制你的身體,讓你整天生活在情緒世界里,無法自拔。
私家車已經成為每個家庭必備交通工具,而控制這些車的車主大多也“自動”地加入了“路怒族”的行列。尤其是在堵車、超車時刻,一旦不能把握好情緒,就會導致“危險”的發生。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對他人一定的包容和容忍,但是在行車的時候,就仿佛變了一個人。
情緒瞬間大升級,由生氣轉化為憤怒,芝麻大的小事可以立即升華為“人生大事”。還記得之前新聞曝光的“成都男司機暴打女司機”事件,當時鬧得盡人皆知。難道那個司機當時沒有想到那樣做的后果?我想應該是想到了,但是那個時候是“憤怒”贏了!
憤怒是每個人都會產生的情緒。但是憤怒之后,我們大多無法控制自己的言行,這樣就會導致事情變得愈發麻煩。那我們如何打敗或清理我們的“憤怒”情緒呢?《整理情緒的力量》這本書提供了幾種大招可以幫助到你。
第一:數數字,從“1、2、3......”在心中慢慢地數到10;(有時候越簡單越有效)
第二:離開現場,平息怒火;
第三:問問自己“憤怒的原因是什么”,發現真正原因;
第四:面對對方思考策略。
3、說情緒-“倦怠”
對于工作了很多年的職場人士,大多會經歷這樣一種狀態:
對工作總也拿不出干勁,提不起精神來,沒心情做事,同時又因為種種壓力而陷入無力感。
就這樣日復一日,失去了工作激情,嚴重地對生活都失去了熱情。每天上著班,坐在辦公室里,做著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心里很煩悶。很多事情做了已經無法讓你重拾有過的成就感。如果你不及時整理你的情緒,那你的身體或心理所承受的東西會越來越多。當第二天清晨醒來時,你會感覺很疲倦且無精打采,身體上心理上都有這種感覺。
我們該怎么樣改善這種無力感,清理倦怠的情緒或者提升自身的工作生活干勁?
《整理情緒的力量》告訴我們可以帶動起自己工作干勁的三個利器:成就感,他人的認可和工作本身:
成就感:如果你沒有成就感,那就給自己制定一個低一點的目標。當完成的時候,告訴自己做得非常棒,并且給自己一定的獎勵(比如吃頓美食,買個一直想買的東西);每天給自己一定的工作待辦清單,做完后就劃掉,確認自己的工作完成進度及成果;工作主要是賺錢和實現自我價值兩個目標,時刻專注你的目標,成為你前進的力量。
他人的認可:做對他人有幫助的工作,這樣得到公司同事的認可后,你的價值就會得到認可,從而感到快樂。
工作本身:不論什么工作,都有令人開心的時刻或者開心的方面。主動工作,找到享受工作的能力。
4、說情緒-總結
情緒就如同一輛馬車,理性是韁繩,手腕高明的駕車者,他會懂得如何平復自己的情緒,找到不會被情緒這輛馬車被動地拖著走的方法,這樣就可以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當然除了說到的“憤怒”、“倦怠”情緒,我們人生中還會遇到焦躁,孤獨,疲憊,怨恨,嫉妒,自卑,后悔和不安等這些常見的情緒。如果你一直在尋找清理這些情緒垃圾的工具,那你可以讀讀這本書,每一種情緒都會有一定的方法去應對。
最后送上張德芬老師關于情緒的應對方法,大家更勉:
試著和自己的情緒同在,把它當成小孩子一樣對待,耐心地看著它。如果還是發泄出來了(對其他人生氣、吼叫),就讓它去吧。先完全地接受這些情緒,然后再適當地向對方道歉。如果是非常委屈的感受,試著做一個你心目中最理想的父母,好好地安慰自己那個內在受傷的小孩。這些方法,只要試著去做一次,你就知道感覺有多好了。當情緒平復之后,我們可以用理性的態度去處理外面的人、事、物,那樣的效果是最好的。
END.
昕葉原創文章,若對你有所幫助,歡迎大家轉發給你的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公眾號轉載請通過簡信聯系作者本人獲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