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會出現這樣一部片。
在電影院放映時,會“讓壯漢嚇得尿褲子”。
前兩年,它屬于恐怖片《招魂》、《它在身后》。
今年,這部片是它。
《云中行走》The Walk
紐約電影節上,有男觀眾被這片嚇吐了。
Deadline稱,它能提供“今年最令人顫栗的觀影過程”。
影評人Alissa Wilkinson說她“看電影時發了14次心臟病”。
但,這不是恐怖片。
而是一部溫情勵志電影。
奇怪?
一點不。
Sir給你們說。
《云中行走》改編自真人真事。
法國人菲利普·帕特,是全世界最著名的“走鋼索的人”。
他最牛掰的舉動,是1974年,沒有任何保護措施,只帶著一根25公斤的平衡桿。
腳踩鋼絲,橫跨距離地面400多米的紐約世貿中心雙子塔。
45分鐘,來回8次。
這場壯舉被多次改編成影視作品。
2005年,動畫片《走鋼絲的人》(The Man Who Walked Between Two Towers)。
2008年,紀錄片《走鋼絲的人》(Man on Wire),拿下第81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
今年,《阿甘正傳》、《荒島余生》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找來囧瑟夫,把它拍成電影。
故事從巴黎開始,那時,年輕的菲利普在街頭表演雜耍和魔術。
盡管生活貧寒,但他一直懷揣夢想,四處尋找能夠掛上他繩索的絕佳之地。
一次偶然機會,他在雜志上看到關于紐約世貿雙塔的報道,激動萬分。
他決心在那里完成夢想。
籌備六年半,遭遇了一系列懷疑、誤解、受傷。
1974年8月7日,菲利普終于站在400米高空,邁出第一步。
這是一個典型的美國故事——關于夢想和勇氣。
這種題材堪稱導演澤米吉斯的拿手絕活。
《荒島余生》,湯姆·漢克斯用盡一切辦法要在荒島中活下去,因為“明天太陽會升起”。
《阿甘正傳》里,阿甘堅持“跑遍亞拉巴馬州”。
《云中行走》中,菲利普更是經歷千辛萬苦、成千上萬次練習,失敗、受傷。
才奉獻完美演出。
菲利普本人被問過無數次:為什么那么執著于走鋼索?
他回答:不為什么。
他創造了偉大的奇跡,但最美妙之處是——
對于菲利普來說,這沒有為什么。
瘋狂,在這里,成為了戲劇化的正能量。
但,《云中行走》真正讓觀眾“顫栗”的。
是影片無與倫比的視效。
英媒Digital Spy稱:
這部片有史以來第一次證明,3D存在的必要性。
10年前,導演澤米吉斯就已買下電影版權。
但他覺得當時特效技術還不成熟,遲遲未動手。
因為在他看來,“一部真正偉大的電影,是真理與奇觀的融合。”
我們去看一部電影,不僅僅是想看影片中根植于人性深處的東西和一段未知旅程,我們還想看那些壯麗奇觀。
10年后,在IMAX 3D的幫助下,澤米吉斯果然帶給觀眾動畫和紀錄片無法企及的震撼。
舉個例子。
紀錄片中,菲利普·帕特在行走時無法攜帶攝影機。
因此整個過程只能通過攝影師從繩索兩端,或從下往上進行拍攝。
幾乎都是遠景。
但電影里,攝影機可以擺在任何位置,從任何角度拍攝。
同一個躺在鋼索上的畫面。
紀錄片中只能以這樣的方式呈現。
電影中,攝像機能擦過人物的肩,直沖向地面,觀眾仿佛坐上云霄飛車——
你能感覺到胯下有風。
還能觀察到人物每一個細小行為,體驗到他的心理變化。
在這里,鋼索,人物合為一體,有了生命。
由上而下。
由下而上。
在人物身邊肆意地旋轉,飛翔。
毫無疑問,羅伯特·澤米吉斯是好萊塢將技術玩得最絕的五個導演之一。
《回到未來》拓寬了我們對未來科技的想象;
《貝奧武夫》用動作捕捉技術,將演員的關鍵動作轉化成動畫人物。
全CG動畫電影《極地特快》首次將身體動作和面部表演捕捉一起完成。
他再一次創造了歷史。
整部片最緊張的,當屬最后菲利普走在世貿大廈之間的半小時戲份。
此時他走在鋼索上,周圍沒有任何背景音,只有呼嘯的風,鋼索低沉的回響。
短短半小時,他完成了單膝下跪、躺倒等一系列高難度動作。
一步一步,粗硬的鋼索與柔軟的鞋底緊貼。
腳底傷口開始滲血,穿透鞋底。
還遭遇了鋼索松動、警察抓捕等“意外”。
他繼續前進,還,找死地——
往下看。
把一個勵志題材,拍成驚悚片。
當墊鋼索的木塊突然碎裂,整條鋼索劇烈晃動。
你會忍不住開始想象他踩空墜下的情景。
當他用一個漂亮的轉身,完美躲過警察抓捕。
你也一定會為他的機智暗暗叫好。
如豆瓣網友@CydenyLau稱:
這十幾分鐘的特效,是觀眾毫不猶豫而且毫不后悔地選擇IMAX3D版本(恐高癥患者慎重!)的最大理由。
當然,澤米吉斯展現給我們的,不止毛骨悚然。
還有與之等量的美好。
準備站上鋼索前,菲利普看向對面,鋼索另一端隱藏在云海。
踩上鋼索,一瞬間,煙消云散,金色陽光照耀。
那一刻,他仿佛走向天堂。
作為一個行走在鋼絲上的藝術家,我應該是一名在空中創作的詩人。
好吧,Sir知道你們一定還關心囧瑟夫的表現——
囧瑟夫在拍片期間跟菲利普待了很長一段時間,他的感受是:
對菲利普來說,走鋼索或者說征服兩座大樓,就是他所熱愛的,他愛著這項活動。就像是你無法解釋你為什么會愛上某個人一樣,他也無法解釋為什么他會愛上鋼索和大樓。
他單獨跟菲利普在倉庫進行了為期八天的封閉式訓練。
八天后,囧瑟夫自己走上鋼絲。
雖然是一項技術性的訓練,但囧瑟夫沒有放過仔細觀察菲利普的機會,非常認真地揣摩模仿他的語氣、走路方式甚至口音。
最終,成功塑造出一個操著濃厚法式口音、游刃有余行走在鋼絲上的男人。
看這專注緊張的表情,其實囧瑟夫只離地12英尺高。
最終,小囧也憑借此片,獲得《時代》雜志評選的2015十佳表演之一。
《云中行走》除了還原菲利普征服大樓的情景,對其他角色的塑造,也力求無限接近本人。
Sir最記得一個鏡頭,菲利普在鋼索上走第一步。
留心看,會發現,他朋友在后面雀躍了很久。
這朋友演技有點浮夸啊……
但回看2008年的紀錄片,三十多年過去,那位朋友提起自己當年在樓上看到菲利普邁出第一步的時候,還是激動得流淚。
頓時理解了。
這45分鐘,對于我們來說可能只是一次精彩的表演;
但對菲利普,以及協助他一同完成這個創舉的朋友而言——
他們實現了一個“不可能的夢想”
最后,Sir想說的是,其實《云中行走》早在10月9日就于北美首映。
內地公司也一直在積極運作,希望引進——
可惜,最后還是被擠下來。
從目前評價看來,大銀幕肯定是這部電影最完美的觀影方式。
但——誰知道還能不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