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書隨筆第一篇》

來到簡書是第二次了,我所指的第二次并不是使用APP看文章第二次,而是簡書曾被我刪除過,具體原因不明,可能是里面的文章不能引起我心靈的共鳴吧!

為什么會想到開啟第一篇隨筆呢?因緣是這樣的:早上來公司上班,照例一杯綠茶伺候,半個小時后感覺來了,三張紙巾備上,衛(wèi)生間走起(寫到這里我不由地笑了,太不雅了)。不知從何時起我也被同化了,拉粑粑的時候總愛抱著手機干點什么,現(xiàn)在有點理解在衛(wèi)生間抽煙的群眾了。好吧,我承認就是簡書了,一種書香和另一種味道的結(jié)合,描寫不下去了...反正之后就是看了一篇文章,作者講到他有堅持開始寫作三個月讓我有點觸動,覺得自己也可以隨性寫點東西就開始了,理由就是這么簡單。緣分到了就開始吧,我是一個喜歡有想法就去做的人。

自己有意識想去寫點東西是從高中開始的, 距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九年的時間了,九年當中留下來的是寫日記的習慣。但是寫作的功力絲毫不見提高,寫一次嘆息一次,寫的到底是個什么東西。往往這種時候就要有一些雞湯進來了,薛之謙鍛煉段子手也用了五年,我也要堅持。喜歡看三毛的文章,閱讀的時候猶如春風拂面,很舒服,很向往她的文采,向往她的生活新奇,有趣,但我后來才了解到她在沙漠的生活實際上是很艱辛的。這樣的話我就對她的文字更向往了,我沒有這種天賦,也缺少鍛煉,連寫個日記自己都嫌棄。但是,重點來了,但是堅持是一件能讓我感到幸福的事情。我希望能感動我自己,寫點文字而已又不是很難,愚蠢的人類呀!

寫了九年日記沒有一點長進正好證明了差不多一萬小時舒適的環(huán)境并不能讓人學會這個技能,還有一個例子就是學英文。別人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加上大學一點點馬馬虎虎湊好一萬小時結(jié)果還是不行,所以呢?要讓自己有痛點的學習一萬小時才差不多,當然也不需要有一萬點暴擊啦。人類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預估一下,承受兩千點暴擊之后身體就麻木了。所以我應該堅持寫兩千篇隨筆嗎?呵呵呵,不知道...

有想寫點什么東西的沖動其實有很久了,從九年前就開始了。如果等我老了,坐在自家的花園里伴著夕陽看著手中一本本自己書寫的日記那該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呀!這樣的畫面不止一次的出線在我的腦海中。不是都說老年人是靠著回憶過日子的嗎?就算是現(xiàn)在我看到自己之前寫的東西也會有一絲感動,原來曾經(jīng)的我是那樣一個人,有幼稚,有輕狂,有自卑,那都是我,曾經(jīng)的我。最后的總結(jié)是不錯呦。

工作之余,忙里偷閑。我們真的很忙嗎?有馬云們忙嗎?完全沒有嘛,時間是擠出來的。我忽略了太多,尤其是家人朋友。不在一起真的使人容易忘卻。學會感恩吧,在大城市打拼的人們多關(guān)心一下在家思念孩子的父母...最后來點感恩吧!感謝我今天還活著!有點不想讓別人看我寫的東西,一是沒什么深度,二是文字寫的真的不怎么樣,一堆廢話。但是我喜歡分享,再不好的東西我也可以留著給自己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