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覺得過得平常是頹廢,每天都該有點大事發生,哪個方面都行,反正得是大事,那天聽一個人演講,他說有些人渴望自律是因為對死亡的恐懼,我一直以為只有我有這種恐懼埋在心里,但是怕別人覺得我神經病,就埋在心里,沒想到其實這種人還不少,不少神經病
特別是看到美好的場景下,比如全家團聚,好友相見,或者看到死神的映像時,一個茍延殘喘的老人拖著一根拐杖,那個期限好像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頭頂,搖搖欲墜。每次這種場景下,我總會把自己放在老人的位置上去想想,有時候只是一瞬間,然后就不敢想,因為舍不得,也害怕,之后思考的主題,就從揣測未來的模樣,變成了思考應該怎樣長生不老,或者說讓我的生命意義長生不老
海倫凱勒寫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把一個尋常事加上三天的期限,卻發現這件事就完全不同了,是期限的縮短,也是回歸!
應該很多人都被問過這個問題,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三天,那么你會做什么事情?我聽過很多答案,有的說,想去陪陪父母,有的說,想去對那個還沒敢表白的女生說出自己的心里話,也有的人說,他想用兩天的時間,去愛身邊的人,去做那些不想留下遺憾的事情,最后一天,就偷偷的離開所有的親人朋友,去睡覺,因為她怕那些愛她的人無法承受這種生離死別的痛苦,她怕自己也無法承受
那么如果我問你,如果你的生命是幾十年,你會做什么事情呢?
估計會有很多人,對這個問題回答不上來,因為資本增加了,人也迷失了。
韓磊唱過一首歌,是《康熙王朝》的主題曲,那首歌叫《向天再借五百年》,配上恢宏的場景,蕩氣回腸,但是轉念想想,如果真的給你,給我,再多五百年的存活時間,那么我們,能不能駕馭得了,我們會不會更加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我們會不會,更加迷失
語文老師在高中畢業的時候送了我們一句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一句文藝范泛濫的話,我當時很不喜歡,但是現在喜歡了,21世紀的我們,能活一萬多天了,但是那份最赤誠,最純真的夢想,卻死在了第四天
我也迷茫過,我說這句話的意思是,我覺得現在不算迷茫了,我認真的想過,也不斷地提醒我自己,假如你的生命不長,還有三天
所以我選擇了我所謂的“別樣的理想主義”——love and truth,愛我所愛,愛我所不必愛,最后,愛我所恨
我也想變得誠實,勇敢,擔當,正直,無私,我還想在生命里掀起波浪,像海水洶涌,我很畏懼,但卻不能退縮
為什么我給它起名字,叫“別樣的理想主義”呢?因為現在很多的理想,成了詩和遠方,而“別樣的理想”,是教會我,低頭看自己的生命,抬頭容易,低頭很難,特別對于年輕人,更難
有一句話說得很不錯,我們為了開心而去尋找鎧甲,后來,我們丟了開心去擁抱鎧甲,也開始埋怨世界和時間的冰冷
今日一切安好,沒有大事發生,陪文哥在樓頂聊了很久,他很迷茫,就像我也很迷茫,但是心的呼召是磨滅不掉的,它會被覆蓋隱藏,漸漸遺忘,但是永遠也不會失去
你的初心是什么?今日一切都好,但是是否“安好”?盔甲是不是冰冷,可怕的是,是盔甲之上,遮住了雙眼,找尋不見,那么就在心里,很真實的去假如,我們的生命,只剩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