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chuàng)首發(fā),文責自負。
搖櫓人的形象至今仍在許多文化和藝術作品中出現(xiàn),成為一種永恒的文化符號和藝術形式,引領著人們不斷前行,為夢想和家人的生活而努力奮斗。
夕陽西下,一艘小船緩緩地行駛在波光粼粼的東平湖面上,伴隨著吹拂的春風老穆賣力地劃著槳,背上的汗?jié)n來了又去、去了又來,搖槳甩頭時不經(jīng)意間看見遠處青翠如黛的山巒,與碧波萬頃的湖水連在一起宛如青色綢帶,此刻的他無暇理會“春來江水綠如藍”的美景,心中只想著:干完這一趟,趕緊回家吃飯!
今天是第一萬三千一百四十次和老伙計結伴而行,心里冒出的這個數(shù)字讓老穆不禁有點得意,不出意外的話今天應該是和老伙計一起完成的最后一趟任務,想到這里心頭涌上一絲酸楚,其實具體多少次又哪能說得清楚。但這些年靠湖吃湖的日子,已經(jīng)讓他的生活與搖櫓融為一體,也讓他深深地植根于東平湖之中。
“救命~救命~”,遠處傳來的求救聲打破了黃昏時分湖面的平靜,只見一個人影奮力揮著雙臂,身體一會沉下去了一會又浮了起來,在茫茫湖面無助地大聲呼喊。
老穆見此情景,不由分說一個猛子扎進湖中,憑借熟稔的水性很快游到了落水者跟前,此時湖水就要漫過她的頭頂。當老穆抓住那個女孩時,發(fā)現(xiàn)她已經(jīng)開始意識模糊,非常危險!老穆把她翻轉過來,讓她口鼻朝上,面部露出水面,保證她呼吸暢通,然后扣住她的肩膀向湖邊游去,眼瞅著要到岸邊了,可不知什么東西鉤住了老穆的右腳,任憑用盡全身力氣也無法掙脫,體力在掙脫中逐漸消耗殆盡,他回頭看了一眼深邃的湖水,用最后一絲力氣把落水者推向岸邊,而自己慢慢沉了下去……
二十一歲那年,父親看著早早輟學的老穆整天在家無所事事,經(jīng)常跟那些社會上的人混在一起,不禁有些擔心。思前想后,決定帶著老穆體驗搖櫓生活,每天的工作內容不盡相同,平日里靠吃湖上打漁這碗飯,閑暇時則會擺渡人或物賺些零花錢。
老穆一開始心里一萬個不愿意,心存不滿的他經(jīng)常制造些小麻煩,逼得父親跟在后面給人賠禮道歉。一次,老穆看到父親被一個跟他年齡相仿的男人呵斥,還在不斷陪著笑臉。那一刻,老穆內心觸動很大,直接上去就要和人理論,被父親訓斥了回去。事情的起因在于自己不按行規(guī)惡意搶了生意,事后父親非但沒有責怪,反而跟他促膝長談講了自己這些年搖櫓的經(jīng)歷。老穆在交談過程中注意到父親早已布滿老繭的雙手,那是年復一年搖櫓留下的印記,像父親這一輩人一輩子都在與湖打交道,他們從最開始以捕魚為生轉變?yōu)楝F(xiàn)在的以搖櫓為己任,歲月帶走的青春都留給了子女和家庭。內心的沖擊使得老穆向父親保證,從今往后一定踏踏實實的。
“搖櫓講究技巧,不是越用力船走得越快,要用巧勁。搖的過程中,要交叉著手搖,櫓不能脫離支點,也不能出水面。轉彎時,搖的幅度要大,同時要轉動櫓板方向……”父親邊說邊教老穆,時不時展示一下?lián)u櫓的技巧。這些老穆都一一記在心里,看到老穆能自己獨立完成工作時,父親鄭重地將生活之櫓傳給老穆。在交接完的那個下午,父親把自己關在屋里久久不出來……
老穆慢慢喜歡上了這種生活,逐漸體會到了其中的真諦,拼盡全力地過好每一天。這些年,憑著熟絡的性格和沉穩(wěn)的處事,老穆在一眾搖櫓人中聲名雀躍,成了東平湖漁民心中的民間領袖。在一櫓一櫓的搖動下,老穆的生活在時代變遷中不斷發(fā)生著變化。
搖櫓的第二年,老穆相親認識了妻子,兩人熱戀半年后組成了小家庭。婚禮上,老穆的父親發(fā)表了語重心長的講話,其中飽含著對子承父業(yè)的期許,對小兩口的無限祝福!在那一刻,老穆也感受到了那份深沉的父愛以及父親對搖櫓的不舍!婚后,妻子也慢慢習慣了老穆早出晚歸的生活,看到老穆每天都在努力工作,她會早早做好晚飯等著老穆回來。無論多晚,妻子都會一直等著,哪怕是飯菜涼了又熱、熱了又涼反復很多次,每天回到家吃上妻子做的那一口熱乎飯也成了老穆生活中的必需品,這種聯(lián)系情感的紐帶一直貫穿著他們婚姻的始末……
搖櫓的第四年,老穆的兒子小穆出生,平靜的家里一下子熱鬧起來。孩子太小時為盡量幫妻子多分擔一些,老穆每天都會提前三小時結束工作,因此也失去了多單生意,家庭收入也隨之銳減!妻子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等孩子稍大點自己可以一個人應付時,便勸老穆全身心投入工作。即便如此,老穆還是會每天晚上提前備好妻兒第二天的食材,這樣他才能安心在湖面大顯身手。看到老穆徹底回歸,憑借之前攢下的好人緣,伙計們會主動把一些生意讓給他,這讓老穆深受感動!每天到家,老穆第一件事就是抱起兒子,給他講講當天發(fā)生的趣事,全然不理會小穆能不能聽懂,有時甚至會弄得孩子哇哇大哭。這時,妻子總會笑他癡,可老穆卻說:“搖櫓要從娃娃抓起!”,妻子漠然地看著他轉身離開……
搖櫓的第十年,湖面的漂浮物越來越多,藻類在岸邊瘋狂生長,遠處相連青山上的植被開始變得斑禿起來。老穆每天吃力地搖著櫓穿梭在其中,當他手中握著櫓停下來歇口氣時,眼前的景象卻讓他始終無法與綠水青山的美景聯(lián)系起來。感嘆之余,總會想起最初那幾年清澈干凈的湖面,郁郁蔥蔥的大山,那一切在他眼里是如此地完美,帶給他無窮的征服欲望和生活的動力!面對如今的窘境,思前想后老穆給當?shù)丨h(huán)境管理部門寫了一封信,信中從搖櫓人的角度反映了水域污染和造成的不便,同時又從市民的立場反映了山體植被破壞造成的美觀問題。滿懷信心地寄出這封信,可誰知卻如石沉大海,不甘心的老穆在搖櫓繼續(xù)煙火人生的同時,開始了漫長的反映問題之路……
搖櫓的第二十年,老穆用這些年的積蓄在縣城買了一套兩居室,一家人自此喬遷新居。從農(nóng)村到城市,按說是一件高興的事,全家人的生活水平上了一個臺階,但在老穆看來并未有太多欣喜。湖上搖櫓的人越來越少,水域環(huán)境越來越惡劣,家中賴以生存的基礎岌岌可危,老穆萌生了轉行的想法。他準備做點小生意,于是奔波于縣城各大市場考察,就在事情有點眉目時接到了環(huán)境管理部門的回信,對老穆多年來堅持反映問題表達了誠摯的感謝,并表示會認真研究并大力推動水域和山體治理,重還老百姓一片綠水青山。老穆看到回信的時候熱淚縱橫,這些年的辛酸在這一刻釋放,他又可以繼續(xù)自己熱愛的事業(yè)了……
搖櫓的第二十九年,小穆研究生畢業(yè)后留在大城市,與相戀兩年的女友準備舉行婚禮。一開始老穆堅持讓兒子回家舉行婚禮,由于兒子兒媳工作時間的沖突老穆才被迫妥協(xié)!參加兒子婚禮是老穆第一次遠離家鄉(xiāng),原以為生活的全部就是搖櫓,兒子應該像他一樣子承父業(yè)。來到兒子所在的城市后,看著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那些眼花繚亂的新事物對他的沖擊很大,也慢慢理解了兒子經(jīng)常對他說自己會有一個更廣闊的舞臺和空間,而這個空間和舞臺就是兒子拼命逃脫他所期望的生活軌跡,是呀!時代在發(fā)展,每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定位!回家后,老穆在山清水秀的湖面繼續(xù)講述著屬于自己的故事……
搖櫓的第三十二年,小穆回家探親看到父親原本黝黑的頭發(fā)開始變得花白,心疼不已勸說父親退休。可固執(zhí)的老穆堅持說趁著身體還行多攢一點是一點,小穆知道父親認準的事情八頭牛都拉不回來,這是典型中國式父母的通病。多說無益勸說無果,小穆提出一個折中的辦法,建議父親摒棄傳統(tǒng)的人力方式,改用電動方式搖櫓,這樣可以節(jié)省人力減輕負擔。這種方式老穆不是沒考慮過,不過這樣會增加成本不說,還與老祖宗的初衷相背離,那么搖櫓人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文化符號。思慮再三,老穆口頭答應兒子會認真考慮這個問題……
搖櫓的第三十六年,老穆依舊每天賣力地搖著櫓,體力變差伴隨著傷病讓他有點不堪重負。這天早上老穆照舊去接活,看著江邊的老伙計也在歲月的侵蝕下變得風骨嶙峋,茫茫的江面被一層薄霧籠罩著,他靠在船梆上閉著眼睛感受幽靜的清晨,遠處飄來大船的鳴笛聲把他的思緒帶進了一個通透的境地:無論是人工搖櫓還是電動搖櫓,但其中蘊含拼搏進取的精神意義是一樣的,只要精神不滅,物質就會永恒!長久以來掙扎糾結的心情漸漸舒緩起來,瞬間覺得身邊的一切變得如此美好!這趟搖櫓回來,一定要舉辦一個隆重的告別儀式……
警察從江中打撈起老穆的尸體已經(jīng)是六個小時以后,浸泡浮腫的尸體讓人不忍直視,老伴在一旁悲痛欲絕的哭聲使在場的人紛紛落淚,政府給老穆頒發(fā)了“見義勇為”永久市民稱號,號召全市人民像老穆學習!殯儀館舉行送別儀式那天,成千上萬的人從四面八方趕來向英雄致敬,在春天里送英雄最后一程……
又是一年春天,小穆帶著家人去看望老穆,小小穆用稚嫩的聲音念著墓碑上的文字:先父穆天一(搖櫓人)之墓,辛丑年春,立碑人:穆紹櫓。不遠處,有一個姑娘身穿黑衣站在那里,注視著老穆的家人離去。每年這個時候她都會以相同的方式向英雄表達自己的謝意,或許終其一生都會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