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件事情前需要先弄清楚做事情的方法,讀書也一樣。不同書會有不同的讀書方法,不同讀書目的也會有不同的讀書策略。《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中講了許多讀書方法,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讀后取其精華,個人認為共鳴較多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讀書時間:如果沒有單獨的讀書時間,我們完全可以用生活中的碎片化時間去閱讀。只要心里想著這個事情就會有時間去讀書,做喜歡的事情就會付出足夠多的時間。
讀書類型:合理搭配四種書籍,即工具書、專業書、視野書、潮流書。關于工具書,雖然不一定隨時會看,但會遇到不懂的時候隨時翻查,因此選擇較好的版本去購買;關于專業書,不管是經典還是新趨勢都要長期學習,每年都需要多看幾本;關于視野書,需要看關于專業以外的書籍,如歷史學、心理學等,開闊眼界與思維模式,認識事物才能盡量減少局限;關于潮流書,我們需要和這個時代同步,因此也需讀時下的新書。
讀書速度:不同的書需要不同的讀書速度,一些放松的小說或者雜書可能需要速讀。像專業類技能類的圖書就需要精讀。看到類似章節或非目標主題可以略讀或跳讀,關鍵章節或詞句就需要劃線細讀。如此一來詳略得當亦可提高讀書效率。
讀書理解:閱歷和知識積累對讀書的理解有幫助。有些書現在還讀不懂或者沒有產生共鳴可能是自己的閱歷還不到,和書的緣分還不到。對于書中的觀點,經歷多了自然就有體會了。因此也不要急,慢慢來。
讀書深度:沒有必要攀比讀書數量,如何把一本書讀透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才算盡其用。否則只能停留在閱讀觀點而不是批判性思考上。尤其是理論與技能類的書,需要和實踐結合起來閱讀。邊讀邊思考現實,邊讀邊引入行動,否則收獲并不大。要讓自己變成一個知識攪拌器而不是容器。消化,內化,輸出,這才算是成為自己的東西了。
讀書方法:個人認為十分有用的讀書方法如下。
1.通讀法:從概念定義出發,慢慢理解現象,讀書要把基礎的東西讀透。讀幾本相對結構化、體系化的關于某一領域框架和業務的入門經典書,反復讀透,形成自己的思維體系。
2.樹讀法:如果想短時間內深入學習某個方面,可以進行主題閱讀,即至少看十本以上同類書籍,然后仔細想想那些專家的看法是否一致,得出這個領域的思考框架,形成自己的思維體系。步驟:1)列問題提綱(如目錄形式)。2)根據提綱買書找文章。3)邊看文章邊把觀點結合自己的理解寫到對應條目下,迅速把別人思想變成自己的體系內容。4)隨時調整完善提綱結構。
3.框讀法:對于難度較高的書,如經管類,可以根據框架來讀。閱讀書的動機越明確內化為自己的知識越多,梳理出全書框架再在閱讀中豐滿自己之前建立的框架效果會更好。如:
框架A:1)背景(時代、社會、作者)。2)本書要解決的問題(一種或多種)。3)問題存在的原因。4)解決此問題的方法有哪些如何操作(不要照搬書上的,要先自己梳理成簡單易懂的句子、段落):寫出總結句;解釋“總結句”;你認為這個方法可行還是不可行;不可行的地方在哪?或者哪個觀點讓你產生了共鳴?比如,根據作者提出的觀點列舉自己身邊相關的事,再分析作者的觀點是否客觀等;以后遇到這種情況,你會如何解決?(請描述事實,不要表達你的感覺)
框架B:1)介紹作者(社會地位、人生重要經歷、此書寫作時間、此書寫作目的)。2)分享精彩片段:直接分享書中的精彩片段,然后講述自己也有過的共同經驗;特別交代作者所在時代的特點、弊病,有針對性地敘述作者的經歷,總結作者通過此事是戰勝困難還是被打敗,然后分析造成最后結局的關鍵要素,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手段是什么。3)總結本書的價值(本書適合的人群、所涉及領域的深度等)。
4.煉讀法:對于暢銷書,讀完書后提煉作者的寫作邏輯與核心觀點,把一本書讀薄。這會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
除此之外,有用的地方要摘錄并在旁邊寫感悟,可以邊讀邊畫思維導圖,工具書要立即應用,快餐書要速度等方法不再贅述。
讀書分享:鼓勵多拆書,多寫讀書筆記與書評。
1.讀書筆記方法:1)直接一段段摘錄精華,對特別有感觸的內容加一句話點評。2)針對書的內容、價值寫書評。3)寫讀書心得筆記。和書評有一點不同,類似小時讀書舉一反三的功課。把書中一個知識點、一個思考框架拿出來反復練習,看看能否把作者的主要思想、觀點、邏輯、推導過程都理順。這樣學習才能深刻有效,才能將書中的知識化為自己的東西。4)模仿作者的思維寫類似的文章或者推導其他的現象。如果這樣的思維方式很有效,可以嘗試引入自己的工作實踐。5)把自己看來的思想結合自己的體會再講一遍,加深理解。
2. RIA拆書讀書法:1)R(reading)閱讀圖書片段;2)I(interpretation)拆書家引導促進;3)A(appropriation)學習者拆為己用。具體說,就是大家就一本書的一段話進行閱讀和思考,然后由一個有經驗的閱讀者引導大家從這一段話中歸納出有效的工作思維或工作方法,變成自己可以應用在職場里面的技能,拆為己用。
3.拆書框架例子:1)背景介紹(大眾普遍問題、自己遇到的問題、作者的問題),也可以是有針對性的簡介(書籍內容、類型、作者),對本書的整體感覺,你覺得好的某個觀點(簡潔明了)。2)知識點介紹:摘取原文片段,如概念、定義及簡化版的案例(作者講了什么,你的理解,利弊優劣,解決問題方法,啟示)。3)知識點應用:列舉自身案例,并寫出用書中的觀點、模式、方法分析自己案例的過程:回憶過去的經歷或者思考將會面臨的此類問題;描述經歷、問題;使用知識點分析你會遇到哪些問題,看看原文作者是如何解決的;把這一思考學習過程的心得分享出來。4)總結反思:作者觀點的優點與缺點,是否可以升級做得更好;自己以前為何沒處理好,以后可以在什么時候、哪些方面用到新學到的思考方式。
綜上,對于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應以充分利用好自己的讀書時間為前提,以根據讀書類型與目的選擇不同的讀書速度與讀書方法為策略,學習書中分析問題的方法并建立自己的知識與思維體系,結合現實思考、實踐與分享,最終內化吸收為自己的東西。這樣你便可以說我真正讀懂了這本書而不僅僅是讀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