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一家屬于自己的小店

文/柯臨


圖片來自網絡

以前同事想盤下一家私人電影院,于是跑來讓我們給點兒意見。

這兩年,我所在的城市突然多了不少這樣的私人影吧。我雖無清純文藝心,倒也喜歡清靜的看電影,每周刷電影2-3部,在還沒買家庭播放器之前也去過幾家。

生意方面,自己N年前一時好奇,兼職開了家淘寶店,斗志昂揚地在3個月內回了本之后,雞血漸消,反而因為銷量增加,弄的挺分身乏術,于是默默收手了。

開個小店這事,是很多工薪族心中的小火苗。周圍也不時聽說有人工作之余開了奶茶店小吃店什么的,只是賺錢的似乎偏少,最快的不到一個月就夭折了。而任何賺錢的法子,琢磨起來都有一定邏輯可尋,僅憑一顆想賺錢的紅心恐怕還是撐不起現實。

借這機會,簡單把準備開小店時(尤其是新物種小店),需要考慮些什么捋一捋。以備自己未來想當小老板娘時用的著。

先說明一下,以下只是基于初步的預估(畢竟同事目前還是在考慮階段,還沒入手),我也確實沒有開實體店的經驗,主要是從幾個方向和維度考量。有好的建議或實際經驗的小伙伴們輕些丟轉,可以移步留言區分享給大家哈。

01?最該關注的問題

“你說,我花30萬盤下這家店合算嗎?”

這是同事問我的第一個問題。

當我們想開一家店的時候,最先飛進腦海的問題估計就是這個。實際上,開一家小店最值得聚焦的問題,不在于花多少錢,而是:賺錢的可能性有多少。

私人電影院雖然進入市場有幾年了,但不比小吃店這類擁有幾百年歷史的傳統小生意,算是近2,3年的新興物種,行業環境上總有些讓人摸著石頭過河的感覺。

市場環境是個大前提。若一門生意已是夕陽西下,獲利的空間就會像快干枯的池子里的水,就算只需投入1萬元也是不值得的。

真實的經營數據我們很難得到,但還是能旁敲側擊地收羅到可參考的信息。

首先,到大型團購網站上看看你所在的城市,現在已有多少家同類小店,他們的銷量如何。隨手翻翻用戶的點評也能發現不少信息,包括:用戶對它是一時圖個新鮮?還是已開始習慣?消費過程中用戶最在意的是什么?

只要留心,當前概況還是能摸出個一二。開店就像做產品,市場調研是個敲門磚吶(好吧,產品汪的職業病)。

其次,了解同伴們的生存周期。如果你發現基本都是新開的,超過1年以上的極少,我建議還是先觀望一段時間。只有活的久才能活的好啊,你總不希望小店轟轟烈烈一開張,3個月就偃旗息鼓吧?

也順便回頭了解我之前去過的幾家私人影院,除了一家關門,其他的倒還健在。最長的已經開了2年多,但價格比原先略有下降(估計和后來私人電影院陸續開張有關)。

此外,如果想進一步收集信息,不妨從網上搜索其他地區的生意情況。比如我逛了一圈,就發現了不同地區私人影院的消費數據報表,還挺有意思的。

02?賺多少才不虧

無外乎是從投入收益兩點考量。

按照前期一次性投入和后續持續投入劃分。簡單用表格展示如下:


前期投入

然后是未來每月的支出:


后續每月投入

從每月投入金額來看,似乎每天只要賺450元左右就能保本了。但別忘記了,前期還有幾十萬的投入呢,我們開個小店的目標總不能只為了保本對吧。

那什么時候賺的錢才能Cover前期的一次性投入,開始盈利呢?

現在就得看最關鍵的收入情況了。

我所在的城市,在私人電影院消費的平均價格是30-45元/小時。外加爆米花啊飲料啊等小額的餐飲消費。

簡單地預計一下。

周一-周五:每間日消費4小時,按40元/小時計算,每間日收入160元。6個包廂總計可收入160元*6=960元/日。工作日的包廂消費率暫定70%,最終收入672元。

周六-周日:每間日消費8小時,包廂率可達100%,6個包廂在周末單日收入可達40元*8*6=1920元。

這樣包廂費用的收入,每月大約為7200元*4=2.88萬元左右。另外加上花茶小食等消費,先按照包廂費用的20%計算,總計可達3.46萬元。

減去剛才計算的每月持續支出1.35萬元,盈利部分約2.1萬元,賬面上貌似還行。不過按照這樣的營業情況,得2年以后才開始賺屬于自己的錢。


圖片來自網絡

那有沒有可能經營優于預期,在更短時間內回本呢?

根據我之前去過幾家私人電影院的情況,以及曾經和一位處于市中心位置的小店老板聊天的內容上看,以上估計算是比較好的情形了。

私人影院的主要收入是靠晚上及周末的客流消費,小包廂在工作日的白天空閑一天是挺常見的事。

此外,飲料小食更多是以打包成“包廂套餐 ”的方式提供。這一兩年,私人影吧開設的數量開始增多,競爭加劇,好的環境、觀音設施等都是很燒錢的點。

03?可能的風險

新型的小生意會有新的賺錢契機,同時也會帶來新型的風險。小店未來或許會碰到幾個問題。

1、版權問題

講真,在我看來,這是最讓人拿不準的一點了。

私人電影的版權一直是個灰色地帶,我之前關顧過的幾家店,大都是自己從網絡上的電影社區下載的。有版權的也是打了擦邊球:像愛奇藝、百事通等網絡視頻版權,理論上是提供給個人的,一旦拿出來面向客戶盈利,總感覺在走鋼索。

即便有版權的影吧,片源明顯偏少偏舊,且畫質有時也不太理想,反而多了幾分劣勢。

現在大部分影吧,在營業注冊時應該都是以飲料店、餐飲店等休閑娛樂的名義去注冊,這類小店有沒有資格播放電影?這里得先打個問號。

政策性因素,經常都是一竿子打翻一條船。

2、客源

當一種新興的小店剛冒芽時,吸引的顧客中不少源于好奇心。當大眾的好奇心被這一波消費過后呢?是否可以像去普通電影院成為固定的休閑習慣,這點未曾可知。

曾經有一段時間,冒菜店如孫悟空拔了一根毛召喚出的成千上萬的小猴子一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家萬家冒菜開。火到什么程度捏?數量甚至超過了我們福建小吃界的皇牌戰斗機——沙縣小吃。

結果不到1年,倒閉了超過一半,余下的冒菜店生意也大不如前。這其中,難免有人們的味蕾開始膩味了的原因。

其次是客戶的分流。

我家附近3公里范圍內,在去年一年冒出的私人電影館有5,6家。從幾十平方米的SOHO高層,到占地一整層超過300平方米+戶外咖啡館的中大型都有。裝修方面也更趨向高檔和個性化。

當一種類型的店鋪增加時,客流自然會漸漸分流,各方面的競爭也更頻繁地出現在臺面上。

兩年前我去的第一家私人影院雖然還在經營,但價格已明顯降低,同時也增加了咖啡、簡餐等配套產品,每逢節假日更是找機會做各種優惠活動,從側面不難看出,日子過的或許不如從前。

道理很簡單,大家的選擇多了嘛。

3、隱性投入

剛才在開店預算中提到,同事打算先招一個人全職幫忙看店,自己工作之余也會幫忙。其實,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也屬于隱性成本,后續基本會占用大量業余時間。

同時,在經營小店過程中,意外支出通常不可避免。舉個例子,曾聽一個老板抱怨,有次客人來之前喝了不少酒,觀影時吐了,弄的毛毯、沙發、靠枕上到處都是,還把播放器弄壞了。他不僅清潔了半天,靠枕和毯子直接丟掉換新的,播放器也寄回廠家修了幾天才折騰好。

放下投入不說,小店要想持久,在初期賺多賺少倒是其次,能有穩定的現金流更為重要。最典型的方法當屬辦預付會員卡,即可激活新用戶,又能加快資金回籠的速度,一石二鳥。

當然,很多小店們也發現了這點,所以我家附近的一家私人影院,從充值500元送100元,現在已經闊綽到充值500元送300元,外加免費觀影3次,外加餐飲打折,外加……

不過,橋歸橋路歸路,若前期吸引來的消費者對店鋪各方面的品質滿意,環境待著舒服,觀影效果好,配套餐飲也物美價廉,還是能為日后的客流穩定性加碼的。

04?為什么我們都想開家小店

坐在明澈的落地玻璃窗旁,沉浸在咖啡的香醇中,陽光灑向你的肩頭……

開家咖啡店、鮮花店或是各種小店,是很多人勾勒出的散發著光芒的美好場景。或是對一成不變生活以外的愿景,或是情緒的避難所,這恐怕是最原始的出發點。

另外,實業產業一直以來是人們很愿意嘗試的領域。尤其對工薪族而言,不失為賺取工資以外收入的開源方法之一。

新的物種總能激起好奇心,但也由此,會給現實加了一層柔光濾鏡。

我們往往會認為:換個方向,或許比已知的渠道擁有更廣闊的空間。

事實卻未必如此。

畢竟,這已經不是放個大頭貼機器就能月入2萬的時代了。

或許有人說,我就是喜歡看電影,就是有開家小店的情懷啊。嗯,有情懷是值得鼓鼓掌,然而你也知道,情懷在生態鏈中的權重微乎其微,能讓情懷落地的實力才站得住腳。

稱之為情懷也好,創業也罷,或就是單純地開個小店,多帶些思考和分析去加持你的夢想,結局或許會友善得多。

——END——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開一家屬于自己的小店 于我而言 是一家花店 頗具個人風格的小店 每次看到花都要停留下來 我想 這就是所謂的天生的喜愛
    知更鳥Robin閱讀 257評論 0 0
  • 桉術CRM:我知道你此刻在用手機看文章,但我還是要告訴你PC入口的重要性。移動時代,PC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歧視。可...
    桉術CRM閱讀 936評論 0 5
  • 文/別叫我李白 外面,又下起了細細碎碎的細雨。 雨點落在窗臺上的空調機上, “滴滴……嗒嗒……”。 室內的空調“呼...
    別叫我李白閱讀 339評論 0 9
  • 古人是很有智慧的,遠在倉頡造字的時候用的就是象形文字,每個字都有其跟自然界的聯系,后來十二生肖的出現也能在一定程度...
    四諦界閱讀 299評論 0 0
  •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計算身邊的人和事,都開始以十年為的單位,十年前,我們正青春,別的同學的青春都是五顏六色...
    燕子cathy閱讀 13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