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之白孝文:父親什么時候能信任我?

從《白鹿原》中儒雅,陰暗的白孝文,到《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中及其聰敏又恃才傲物的楊修,翟天臨老師演技炸裂,翟天臨老師還是位學霸哦!


白孝文,白鹿原族長白嘉軒之子,家中排行老大,父親白嘉軒雖看重他,卻從未走進他的心里。

在我們老家有句話叫:三歲看大,七歲至老,一個人的品行從小時候就可以看出來,白孝文就是這樣的例子。

劇中白孝文還小時,偷吃外村老伯在白鹿原賣的糖人,看到族人白興拿老伯的錢,被恐嚇,不敢向父親說明,看見老伯暈倒在地,不上前幫忙去扶。徐先生罰他不許吃飯,讓他反思,他只和父親說害怕,彼時的白孝文應六七歲的樣子,對于是非觀念應該是分的清的,但卻因為害怕不敢說。

還有一個片段,楊排長到白鹿原征糧,其手下在祠堂把同族的一位婦女奸污,白孝文身為教書先生,滿嘴禮義廉恥,卻嚇的躲在角落,不看,不聽,也不為所動,父親白嘉軒問他,他也說害怕,這個時段,白孝文已經長大成人,二十幾歲的小伙子,還是未來族長的繼承人,不得不說白孝文是怯懦的。

白孝文的感情世界,在沒娶媳婦之前,白孝文對愛情是一無所知的,甚至在新婚之夜,連夫妻行房之事都是無知的,在這之前白孝文的感情世界單純,干凈。

新婚第三天清晨,在札花機前看到田小娥,也許是這一眼萬年便愛上,此后白孝文的腦海里經常出現田小娥的影子,加上初嘗男女歡愛的蜜果,深陷其中,被奶奶多次提醒,也很是苦惱。

這時白鹿原又出現一位少時的伙伴,鹿兆鵬,此時鹿兆鵬位居白鹿倉小學校長,一大堆人擁護,有才氣,有名氣,反觀這時的白孝文,情感世界不順,一事無成,看到別的小伙伴外出求學多年,回來神氣十足,個中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苦惱,嫉妒,憤怒。

鹿兆鵬當著小學校長,還愛和父親白嘉軒湊一塊,兩個人相談甚歡,這讓白孝文心里更不是滋味。

在自己的媳婦被土匪強奸,田小娥勾引他,被父親知道,當眾施以鞭刑后,白孝文徹底爆發了,和家里人,和父親白嘉軒分家,徹底決裂。

從前文弱,儒雅的書生,一夕之間變成了浪蕩公子,從前最重要的面子不重要了,從前做父親引以為傲的長子,也不重要了,和田小娥在村外破窯洞中相愛最重要。

和田小娥在一起后,白孝文徹底放棄了自己,從前讀的圣賢書皆可拋棄,抽大煙,賣房子,賣地,沒錢偷田小娥的首飾拿去換錢,繼續抽,最終淪落為一名乞丐。

后來得到田福賢和鹿子霖的幫助,從此在官場上一馬平川,成為岳維山面前的紅人,官居縣保安團團長。

劇中片段,白孝文在田小娥塔下流淚,懺悔,被父親白嘉軒原諒,父子二人終和解,也只有這一刻,白嘉軒才真正理解兒子,只有這一刻白孝文卸下偽君子面具,坦蕩的面對父親。

最后白孝文經過一些非仁義之舉的手段,成為新中國成立后滋水縣第一位縣長,不過好景不長,父親白嘉軒大義滅親,白孝文受到應有的懲罰。

其實白孝文一直在努力,他希望能到得父親白嘉軒的認可,希望父親能像信任鹿兆鵬一樣的信任自己,但他卻用錯了方式,特別是在白嘉軒看來最可恥的方式。

白孝文不了解父親是位什么樣的人,他認為父親白嘉軒做的一系列仁義之舉都是裝的,到最后一刻,還和父親白嘉軒大談“為官之道”,殊不知,白嘉軒生平最恨的就是這樣。

反觀白嘉軒對白孝文的教育方式也有問題,他從未走進兒子的心里,知道白孝文膽小,怯懦,還逼著他去改變,去承擔,卻不知這是從骨子里帶出的性格。

白孝文和田小娥在一起后,白嘉軒對其不管不顧,族長的面子雖然重要,但孩子卻是自己的心頭肉,能做到這般無情,也只有白嘉軒了。

白孝文從小就聽話,父親讓讀書,讀書,讓娶妻,娶妻,從來沒有問過他想要什么。

一旦現實和他心里的想法有所沖擊,一旦現實的災難讓他難以承受,白孝文心理防線就會崩塌,徹底顛覆從前的自己,連親媽都不認識。

白孝文活了大半生,從前到最后,只有和田小娥在一起后才是真正的自己,也只和田小娥過了短暫而幸福的日子。

從前儒雅,后來陰暗,白孝文,一生希望被父親認可,最終卻走上了不歸路。


文章寫于2017年6月28日,下午15:30


下一篇文章淺談,白鹿原青年五俊之一,黑娃,出走半生,歸來已成謙謙君子。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