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我不能結婚:李文杰最不能嫁的不是“媽寶”“摳門”而是這點

婚姻題材劇《誰說我結不來婚》翻拍自日劇,豆瓣評分7.3.圍繞著三位女性的情感和工作生活展開,著重表現30+的女性在生活工作以及感情中的不同態度。它不是一部催婚劇,而是現實的鏡子--結婚并不是一道必做題,而是一道選擇題。

劇的核心是這樣的,但是結局會不會爛尾并不知道,大概率可能是三位女性都找到了好的歸宿。還是逃不開者有和諧美好的結局吧。

劇中女主的追求對象李文杰是非常有爭議的,這位男性有著非常典型的幾個特點,也被大家認為是奇葩男。

陳璐和李文杰相識于攀巖館,因為李文杰在電視屏幕上看到過陳璐的采訪,并且其母親特別喜歡陳璐創作的劇本《昆山一家人》,加上陳璐在攀巖館過程中不小心踩到李文杰的手,所有兩人互相有了聯系方式。

也就這樣李文杰開始了追求陳璐的過程,李文杰年薪70萬,首次帶陳璐約會吃的是團購、并且自帶拖線板,就這一次吃飯,就能總結出這個人是“摳門”的。

但“摳門”歸“摳門”好聽點那叫勤儉持家,也就是節省,會打算。這個問題不細品沒什么大問題。

于是陳璐還是接著接受李文杰的約會邀請,對于李文杰來講,他就是抱著結婚的態度去追求陳璐的,也許他是真的想結婚了,在這個時候遇上自己認為合適的對象,并自認為的對方也是非常恨嫁的類型,并開始用結婚的前提來追求陳璐。

為何說陳璐是李文杰認為適合的對象呢?

陳璐作為編劇,在上海有車有房,還有穩定可靠的收入,甚至是名氣。對于李文杰來說這個對象太適合不過了。擁有70萬年薪的李文杰,不會找年紀小又不持家的女孩,也不會找沒什么收入的小女孩,最主要是不會找媽媽不喜歡的女孩。

也許李文杰看到陳璐的第一眼就盤算著,這一定是媽媽喜歡的那款。

李文杰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媽寶”屬性,在追求陳璐的過程中一再強調要最媽媽好,其實這沒什么,但在約會的時候還帶上自己的媽媽,這就有點過了。

李文杰帶上媽媽一是為了向陳璐表達自己想要和她在一起的決心,也有逼婚的成分,二是為了讓媽媽看看,看媽媽是否滿意?

往細里深想,像李文杰這樣的家庭,李文杰的媽媽肯定覺得自己的兒子是獨一無二、不是誰都能配得上的那種婆婆吧。

為何李文杰追求陳璐,不是因為因為自己有多喜歡陳璐;李文杰的媽媽也喜歡陳璐,也不是因為自己的兒子喜歡,而是因為她們都覺得陳璐的家庭背景收入以及名氣能配得上自己的家庭。

李文杰要找的不是感情的伴侶而是媽媽能喜歡,又能在他看來配得上自己家庭的人。

其實在我看來李文杰是有優點的,雖然精打細算,卻是為了能換一個在市里的房子;

對感情認真會思考婚后生活是什么樣的;對待感情積極主動負責,也能想一個浪漫的求婚儀式,雖然俗了點,并且壓根沒考慮到女方會不會喜歡。

李文杰“摳門”“媽寶”雖然可怕,但不是這個男人不能嫁得根本點,還有一個點是婚姻中最可怕的。

那就是李文杰沒有從內心里欣賞陳璐,認可陳璐。李文杰自詡自己是80分的男人,而他認為陳璐不過是60分的人。

在李文杰和陳璐的每一次談話中,李文杰都自詡認為自己是非常優質的,并且所有表達出來的意思就是:陳璐你都34歲了,就該結婚了,而自己又是真心誠意想要結婚的,你就不應該錯過眼前的機會。

在他看來錯過自己,陳璐應該就嫁不出去了吧。

李文杰這種就是典型的自卑心態,用貶低對方來抬高自己的身價。如果與這種心態的男性結婚,婚后的女性只會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信。

陳璐去杭州出差,李文杰跟著去了,本是一種非常積極的追求方式,但李文杰的言語中卻是沒有表現出對陳璐工作的認可和尊重,他覺得陳璐見個導演沒必要這么緊張,并吹牛的說自己認識不少導演,可以給她做介紹。

婚姻是兩個人相互扶持,如果一方對另一方的工作沒有表示尊重理解和認可的話,會在之后的相處中出現特別大的矛盾。

有時候不一定需要另一半在工作中有多少幫助,但一定要尊重對方的工作,適度的陪伴和寬慰是緩解工作壓力的調劑品。

所有李文杰的“摳門”“媽寶”屬性都有一定理由可以被理解,但自卑又自負

屬性,用貶低對方來抬高自己是最不能嫁的原因。

婚姻中的兩個人一定要互相欣賞,就像田蕾說的,人與人之間如果有長久舒適的關系靠的是共性和吸引。沒有欣賞眼光的男人、自卑并且用貶低對方來抬高自己的男人是萬萬不能嫁的。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