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讀書第444天|人和人是如何相互影響的?

早起讀書第444天

閱讀書籍:《復雜之美》

作者:【美】約翰·H·米勒

翻譯:潘麗君

閱讀范圍:P100——P122

固定布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

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復雜之美》-

book notes

人和人之間如何相互影響?

如果你住的小區(qū)里,每天都有很多人在運動,其中也包括跟你關系很好的鄰居,那么你會開始運動么?

你可能會想,我為什么要效仿他人?

實際上,任何復雜系統(tǒng)的核心都是一組互動的主體。如果追蹤互動主體,就會發(fā)現他們之間存在的互動網絡。不同的互動系統(tǒng)中的網絡類型、網絡結構都會影響系統(tǒng)范圍內的個體行為。大多數社區(qū)中,居民的行為都會受到社區(qū)內其他人的影響,尤其是關系較為緊密的鄰居。

為了弄清楚人和人之間是如何相互影響的,我們假設,如果上周你的左右鄰居都與你的行為相反,那么這周你可能就會調整自己的行為,如果沒有,那你的行為可能還會延續(xù)一周。

這種行為模式乍一看是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但實際上,你是否會運動只與你兩個比較親近的鄰居有關。隨著時間推移,鄰里之間的相互影響會輻射的越來越廣,最初的絕大多數行為可能會傳遍整個社區(qū)。

比如,我們家小孩上幼兒園的決策就極大地受到了小區(qū)里其他同齡小孩家庭的影響,一個小區(qū)會有好幾個孩子都在同一個幼兒園。

在更為復雜的網絡系統(tǒng),我們可能不僅被朋友的影響,還可能受到朋友的朋友的影響。如果再加入互聯網絡的因素,那么這個相互影響的過程就將更為復雜。

一群愛運動的人,可能會由小區(qū)逐漸擴散到隔壁小區(qū),將隔壁小區(qū)愛運動的人也吸納進來建了個微信群之類的。這個系統(tǒng)的動力就像由一組有著共同行為的組織彼此之間采取形同的動作而逐漸形成的。

漸漸的,會有與運動小組完全相反的吃喝小組出現,當這兩個小組出現時,就產生了一條穩(wěn)定的邊界。那么兩個小組會越來越穩(wěn)定,但其中可能會有重疊的人。比如你在運動群里,但你的朋友卻在吃吃喝喝群里,一段時間后,有可能你會受其影響的人成為了不運動的人,當然也有可能你朋友被你影響開始了運動。

這個模式可以啟發(fā)我們去研究一個社群是如何瓦解的,也可以讓我們找到使得社群或者鄰里之間更和睦的方法。比如有針對性地去改變某些特定人群的行為,從而對系統(tǒng)整體行為產生積極性。

研究者調查了各種網絡,包括臉書上互相關注的人,電力系統(tǒng)網絡、大腦中神經元的連接等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些網絡有著深厚的共同結構。了解了這個結構,可以為網絡如何形成、如何做出決策的統(tǒng)一提供基礎。

相似終將相遇

1969年,美國經濟學家托馬斯·謝林創(chuàng)建了一個有趣的隔離模型。假設每個居民占棋格上的一個空格,那么每一個居民周圍都會被相仿的八個方塊包圍。

把每個居民的屬性分為X和O,假設這兩種類型是相互包容的。如果每個居民的鄰居中至少有30%的人與自己屬于同種類型,他就會待在原地不動;如果這個比例低于30%,那這個居民就會隨機轉移到其他空白格子上去。

如果按初始階段的推理,居民幾乎不會形成隔離的存在。但實際上卻并非如此。因為一個居民移動了,就相應的會影響他周圍八個人的狀態(tài)比例,也會促使他們開始移動。然后某個類型逐漸穩(wěn)定,開始慢慢吸收附近同一類型的居民,系統(tǒng)慢慢發(fā)展壯大。(下圖為紐約市種族分布的情況)

通過這個,我們可以了解到,積極的反饋回路可以引發(fā)系統(tǒng)迅速生成新的自我增強配置,與開始時的狀況完全不同。微觀的行動不一定導致宏觀一致的結果

如果我們改變互動網絡,就可能觸發(fā)系統(tǒng)中完全不同的行為。隔離的系統(tǒng)中的關鍵驅動因素是給定的因素,與鄰居的鄰居的重疊度有多高。

比如你要進入一個圈子,那么關鍵的點在于你有朋友在這個圈子,且你跟你朋友的朋友也很聊得來。

紅色的點是白人聚集地,藍色的點是黑人聚集地,黃色的點是亞裔聚集地,這幅圖體現出了非常明顯的種族隔離。"

互聯網放大了人與人的互動性,我們可以隨時與更遠距離的人順暢溝通,能夠與“素未蒙面”的陌生人成為朋友,甚至合作伙伴。

所以你散布出來的你的信息,很有可能就產生著你意想不到的影響,決定著什么樣的人會向你靠近。

記得之前聽羅振宇的演講,有一句話讓人印象很深:“互聯網只是個工具,你才是那個彼岸,讓別人可以通過互聯網找到彼岸的你。”

相似的終將相遇,不再是一個夢。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