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言碎語
在短線交易中進場和出場的條件其實并不是對等的。進場的理由則要求必須是充分的,明確的。但是出場卻不同,理由可以是簡單的、朦朧的,甚至只要是盈利就是對的。
如果試圖尋求充足的退場理由,那么交易必將因擔擱而陷入困境;過度地追求利潤最大化會使我們容易挑戰行情的極限,從而走向貪婪。
我們應該適當的留有余地,忽略邊際利潤。許多人不了解這點,始終想通過研究市場來尋求最佳的沒有回撤的出局方法但無人知曉。因為答案不在市場而在每個人的心里,追求交易完美自然是貪婪的體現。
行情分析
一:元旦節后包括今天的走勢我想大家應該明白了為什么我們當時和最近并不看好整體的行情的原因。究其原因還是我們當時的分析:滬深300指數11月22日見頂以后的調整并不充分,這表明市場的主力資金還是沒有從極為少數的大藍籌出局,那么在牛市過后的存量資金博弈的市場,自然會造成蹺蹺板效應的強烈分化,下面是代表市場中三分之二個股的國證兩千指數,已經跌回節前的前低位置:image
image
image
image
短線我們的機會在哪里?
根據上證指數的擬合,在此位置的調整過后還有機會再次上行,這個調整的幅度最好在50個點左右,調整的時間為三個交易日,邏輯很簡單,一輛高速行走的列車很難一腳剎車停止:image
image
image
也就是說如果2017年7月份之后創業板主力資金首次大舉進場建倉的動作不是一次盲目的隨機的行為,而是一次有預謀的長期計劃,那么創業板指數周一大幅下跌后再次調整至1700—1716區域還可適當短線介入其中的績優股博弈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