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中的時候,隔壁班一位班主任經常提到這樣一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他說:“孤獨是一種境界,而寂寞是一種病”。隨著腳下的路紛繁復雜,綿密蔥郁的日子不斷地進行對生活的選擇,主動的,被動的,我時時刻刻會有這樣的感覺——孤獨從未遠離,這是種形形色色的孤獨感,如影隨形,浸透歲月,染指流年。
我所謂的孤獨,非獨處的孤獨,這種孤獨來的太過于膚淺,雖不可避免,可嗚呼哀哉,倒也有別樣的情趣,自得其樂,消遣時光也能將它打發。然而,生命之孤獨,其力透肺腑,不能承其重,不可名其狀。時有悲情肆虐,時有高志之托,時懷濟世憂思不能忘,書萬家云海,寄慷慨豪壯之勇,則眾人皆能歟爾自知乎?
與其說這孤獨是一種境界,不如說它是一種姿態,姿態是一種過渡,境界是為上乘所歸。人生如茶,不過兩種狀態——沉,浮。飲茶人不過兩種姿態——拿起,放下。要說人生最好的格局便是沉時坦然,浮時淡然,拿得起也要放的下??稍噯査暮0嘶?,這一沉一浮,一舉一放所載之道豈是這般容易?
人類社會發現至今,所有的社會生產,文化活動其實溯其根源都來源于對“人”的關注。有了對“人”關注才有了今天社會的進步。因此,孤獨是必要的,是貫穿于生命始終,不可拜托的一種東西,這種東西我稱它為——隨影。孤獨的思考,孤獨的旅行,孤獨的處理問題,孤獨的想象未來,從來不會有第二個像你一樣的物種存在,承載著你的思維和想象游離于蒼茫大地之間,別人懂不了你,會誤解你,離開你,這個時候,孤獨就像是一陣春雨,頗有“潤物細無聲”之感了,除了形體的獨處,靈魂的難以共鳴才是致命的孤獨。就像一般人永遠無法想象一位女性為了發現一個化學元素可以在一間破舊的實驗室待上數十年之久!
生命是什么?我也說不清楚。我說不清它有多重,也說不清它有多輕。我只知道,我們從一生下來,一生都在找尋這種生命的重量,能恰如其分的用來表達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一生。
如果全世界都與我背道而馳,我還是我,不改初衷,就像從一生下來,我就承載著這份重量孤獨前行,從不后悔,因為是我的選擇。
最后,分享一首我最愛的詩:“蒼茫大地一劍盡挽破,何處繁華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壺掩寂寞,縱使他人空笑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