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往事
? ? ? ? 這是我去年過年時候寫的一篇文章,一轉眼又到了年底,眼看著2017年就要結束了。
? ? ? 年到底是什么呢?對于所有人來講無非就是一個時間單位,是把人生生硬的隔斷開。年又叫關,有一個詞叫年關。所謂年關就是 富人過年,窮人過關,健康的人過年,患病的人過關,回家的人過年,離家在外的人過關,開心的人過年,悲傷的人過關。
? ? ? ? 我出生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后期,所有那個年代的孩子都和我有著一樣的經歷,那就是盼過年。那個時候,日子過得真慢啊!過年的時候才能毫無顧忌的吃好的,穿新的,才能理所當然的向大人要錢花,才能肆無忌憚的玩耍。在我十歲左右的時候,那些年真幸福,一天一天熬過來的年才是那么有味道,過的才是有滋有味。說起小時候過年最令我難忘的就是辦年貨。一進臘月里家家戶戶都要去街上采購年里要用的日用百貨,大到家用電器,小到生活瑣碎,洋火蠟燭,大街小巷上擺攤賣貨的,商場里一應俱全的各色年貨。最吸引我的是各式各樣的糖果,那個時候沒有太多的品牌,但是喔喔佳佳奶糖和大白兔奶糖最受小孩子們的青睞,當然價錢也很昂貴。爸爸舍不得給我買,但是我想要,他們就選中等的奶糖糊弄我,但即便是那樣我也非常心滿意足,因為那就是我過年的滋味。媽媽說:“過年買什么的都有,破爛兒也有人買。”我不相信會有人去買破爛兒,但是我相信一定有人去買沒有用的東西,因為六十年代的人過怕了物資緊缺的日子,只有把貨囤回家,才能心安理得。就拿我奶奶家舉例,二十多口人吃年夜飯,所以必須預備夠了食材,奶奶家院子里有一個碳車,每年要采購那么一碳車的食物。聽起來很嚇人,但是那個時候家家戶戶都如此,因為過了年小鎮上所有的商家都要關門要放年假,估計商家們也都知道家家戶戶都儲備下了充足的年貨,所以開門也沒有多少顧客光顧,所以那些年一旦過了年三十誰家要是因為忙沒采購年貨心里是忐忑不安的,這一年下就沒有吃的了。
? ? ? ? 整整一個臘月里,家家戶戶就開始準備年夜飯。東北人喜歡吃肉喝酒,所以年夜飯里少不了烹炒油炸,像是炸丸子,炸肉段,還有我們呼倫湖特產油煎白魚,炸湖蝦,蒸扣肉,醬豬蹄,醬牛肉,屋子里溢滿了肉的香氣,爸媽在廚房做這些吃的,我在里屋看各臺的春晚,往往到趙本山節目的時候,爸爸打開門給我一個手勢,我明白丸子已經炸好了,看著盆里圓溜溜丸子我直咽口水。爸爸說:“嘗嘗味道怎么樣?”我顧不上剛出油鍋的丸子還燙手燙嘴,一邊吹著一邊放在嘴里,顧不上嚼爛就咽下去,但是滿口留香,回味無窮,那就是我過年的味道。此時媽媽蒸的饅頭也出鍋了,又大又圓,又白又暄,真的是一流的貨色。只可惜當時沒有微信,否則一定能夠得到許多的贊啊!
? ? ? ? 我們老家三十早上貼春聯。媽媽一早就熬好了漿糊,爸爸也比往常起來的早,我是全家最后一個起床的。那一天必須全家動員才能貼春聯,少一個人也不行。東北的新年,早上透過窗戶上厚厚一層霜向外看,外面是冰天雪地,趴在窗戶上往外看,一股寒氣,渾身打顫。爸爸把我叫到外面,囑咐我一會兒貼的時候對準哪一根線,否則就會貼歪了,爸爸干活一向都非常仔細,這一點我很敬佩他。媽媽在屋子里給春臉上刷漿糊,刷好我和爸爸一個拎著春聯的頭,一個扽著春聯的尾,要快速走出門外對齊爸爸剛才說的位置往上貼,慢了漿糊就會被凍住,即使這樣也要用手捂一會才能將春聯貼上。這樣往返好幾次,凍得手腳冰涼,但是那就是新年喜慶的味道。因為爸爸去世,我們家已經三年沒有貼春聯了,今年可以貼了,每年都是我和爸爸一起去選春聯,今年的春聯是我自己的原創的詞,請書法家幫忙書寫,只可惜這一天爸爸永遠看不到了。
? ? ? ? 初一早上換新衣,這是每個孩子最開心的時候,當然也包括我。在臘月里我和媽媽走遍了整個市場就為了選一件心儀的衣服。衣服終于選下來,就盼著新年那一天好穿上。穿新衣是那么開心。三十都去奶奶家過年,我擔心的問媽媽:“給我帶新衣服了嗎?”初一一大早,所有的孩子一睜眼就等著換新衣服。那時候我是家里最小的,他們都拿我取樂子,換好新衣服就要出去得瑟一圈。結果有一年,剛剛穿上的一件新毛衣,出去看放炮,趕巧一個火星崩到衣服上新新的衣服被燙出個窟窿,我氣得說不話來,大家都安慰我說:“火燒旺運。”結果那年我就真的考上了大學。不管是不是那個火星的功勞,但是老人講過年是不能亂說話的,否則就要挨打挨罵。所以穿新衣服也是為了取個好兆頭,所以新衣服還是必須要買的。
? ? ? ? 說起過年事還有許多,年夜飯,包餃子,吃餃子,拜年,串門子,其中有許多說不完的樂趣。家里窮富都無所謂,重要的是一家人喜慶洋洋的在一起過團圓年。昨天聽廣播,聽到這樣一句話,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現在不講究什么過年,如果父母在堂那么就是陪陪父母,如果父母不在就是出去旅旅游,但是我想過年就是要回家,父母在哪兒,家就在哪兒,父母不在,隨處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