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堂人生創意課》是臺灣文案天后李欣頻所寫的一套叢書,一共有三輯。與市面上其他的成功學或心理學類著作不同,作者的文字既沒有生硬教條式的說教,也沒有生搬硬套一堆案例,而是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心靈成長的旅程、感悟,讓讀者有與之交談、發生共鳴的體驗……
讀后感悟:
1
這是一本作者打通人生任督二脈之后寫出來的書作,只有無限熱愛生命、懂得生活和勇于求索的靈魂,才能有如此支脈豐富卻又萬涓匯流的情感和體悟,并用自然流露的文字語言傾訴出來。書名為《十四堂人生創意課》,意外的把人生同“創意”兩字嫁接成一個新的名詞,卻又成為本書最貼切的標題。全書看似結構隨意,天馬行空,但“創意”始終貫穿其中,而且此處的“創意”,已經不是狹義的廣告學或者營銷學里的概念,而是把其語義延展到了人生這個宏大的題目。絕大多數形容人生的詞語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比如“偉大”,比如“豪邁”,但何種人生堪稱富有“創意”,“創意”人生的內涵又是什么,這似乎是一個新穎的命題,但又切中每個人心靈深處埋藏許久的禁臠。作者向我們描繪了人生的不是另一種可能,而是無數種可能,唯一不能的,就是繼續在既不能夠讓自己活得自主,又不能夠立刻得到解脫的生活中茍且下去。
2
每個生命都是一個完美的個體,因為不可能有另一個一模一樣的生命去與之比較,去分辨造物主在賜予生命時的優劣。所以,生命本身應當是絕對平等的,無論這生命是動物的還是植物的,是可以延續百年以上的,還是轉瞬即逝的。唯獨于人類而言,除了生命,還有生活這個超脫科學范疇的詞。相比較于不同的生命,每個人生活的差異更是無法計算。那么,我們為什么要去選擇過那些雷同的、被動的、奄奄一息的生活,為什么不像珍惜生命一樣去珍惜自己每一天的生活呢?李欣頻的書為我們的心靈打開了一扇新的視窗,就像一種心靈的瑜伽,讓人從渾噩和困頓的生活里緩緩起身,以一個從未觀察過的角度俯瞰自己的人生,剝去生活那茍且的外衣,露出靈魂本來的形骸。
3
從父母處獲得的生命,是上帝給我們每個人的彩蛋,也是我們這一生最初的資本金。如何才能夠讓這筆初始資金發揮效益,獲得期待的回報,是我們都要面對的人生經營課題。是肆意揮霍,走向衰頹,還是中庸保守,隨遇而安,亦或是厚積薄發,精彩綻放,有一萬個人,就會有一萬種劇情。每個人都會希望成為社會的精英,成為自己的偶像,成為時代的典范,如果這些只能是遠距離偷窺的幻象,那么還不如未曾窺見的為好,免得吹皺了本來平靜的心。然而,在當下這個信息空前透明的時代,即便遠在鄉村,也已不能再守住那些蒙昧的質樸,何況身處都市的我們,又怎么可能做一個隱士。唯有接受命運給我們的禮物,并且讓這無二的人生活得更加有生機、有奇趣、有創意。
4
生命的張力很容易顯形:只需把每一天當做是生命的最后一天,那么這一天生命的張力將立刻顯現,久久拖延的計劃必然將在今天完成,衰頹的心情必然在這一天一掃而空,因為只有這最后的24小時,已再無多余的時間和機會來哀怨、拖延、消耗。把這一天還原為一生,時間是拉長了,但是生命的張力不應松弛,同時,我們真正應該追求的目標也依然清晰,這目標,不是某個世俗的成功標準,而是來自生命之源的,對人性、人心、人情的追問,對宇宙本源宗旨的求索,對超越凡塵的世界的窺視。
5
人生并非只有一次——每一天都是一次嶄新的人生。今天不是昨天的重復,也不是明天的鋪墊,今天就是一段完整、獨立的人生,有起承轉合,也有抑揚頓挫。每天早晨,感覺自己又從上帝處獲得了一天新的生命,并從這段新的生命中獲得感悟,獲得進益,獲得生命更新的能量。想象自己想要的樣子,想要成為的人,想要實現的生活,帶著這樣的心態和向往,把今天的每一分鐘都用來為之而努力,能夠讓自己每天都充實起來的事情足夠多,但也要專注地去做最有價值的事情。不去為目標的遙遠和實現的困難而耽誤功夫憂郁,把自己的每一個細胞都注滿能量,把自己的每一分能量都散射出去,全力以赴地把今天過好、把今后的每一天過好,修正自己在過去生命中存在的消極、偏執、非理性,不斷尋求與其他更精彩“星系”各種不同形式的相遇和交流,并藉此提升自身“星系”的品質,開啟多元版本的人生窗口,讓每一天都成為人生的一次新陳代謝和多元進化。宇宙爆發般打破藩籬的想像力、無所不在的敏感心和感官、全身心的專注、數萬小時的堅持、系統的分類歸納。
精彩書摘:
我們怎么過一天,就怎么過一生。
學會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同時給自己的人生開出七個以上不同的視窗。
日本電影《大逃殺》的啟示。
一個人絕對可以活出很多種精彩的風景。
要有隨時抽離自己,旁觀看清自己的能力。
一念之間會引轉生命走往截然不同的方向,起心動念影響深遠。
我們心中都有善神與惡魔,我們的掙扎都是因為兩股力量的拉扯。
自己永遠是自己最重要的貴人,但同時也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花越多的時間了解自己和開發自己,就會發現自己是一個開挖不盡的巨大礦坑,而不是人家給你什么,你就吃什么的垃圾場。
不要做沒有知覺的人,人生難得,請珍惜你所有的可能性,用你的感官走最遠的邊境,看最多的好奇事物,盡可能地擴大感知范圍,飽足你的靈魂生命。
夢想如果沒有拿梯子一步一步登上去,就永遠只是可望不可即的空中樓閣,一點意義也沒有。
旅行是后天混血的過程,每一次旅行就混一次異國的血。
電影是靜態的旅行,坐在椅子上就可以神游四方,旅行則是動態的電影,不停地移動身體,連續捕捉畫面與劇情。
如果你真心想做一件事,你會有一百萬種方法,如果你不想做這件事,你會找到一百萬種借口。
大多數人至死不曾發揮自己的能力,他們生時帶來萬貫財富,卻一貧如洗地過完一生。
全力以赴的人最有力量。
你無法由一個不快樂的旅程,抵達一個快樂的終點。
抱怨或是批評,只會讓自己布滿了負面的能量,只會內損而毫無建設性,唯有化批判為改進的動力,整個世界才會越來越好,這就是“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一盞光明”的真義。
人生最可怕的不是死,而是百無聊賴。(英國小說家,格雷厄姆.格林)
想象自己是一塊方糖,放在咖啡里,咖啡就不苦了;放在茶中,茶也甘了——自己夠甜,融在世界中,讓世界變甜。
一個有創意的人,隨時隨地都在想,眼前這樣東西,還有沒有其他的可能。
隨時隨地把垃圾變珍寶,把地獄變天堂,幫自己下新定義,把今天過得于過去截然不同,把生活過到最好的版本,把今天過好到任何人要跟你交換人生你都不要。
讓去年的自己,很羨慕現在的自己;讓自己的人生精彩到不想與任何人交換;感覺每分每秒是如此的不同,如此的完美,想不出有什么比現在更好的狀態,這就是人生終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