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務選擇依據
- 本周不出差,工作場景變動不大,著重于核心項目的推進,任務達成幾率較高。
- 做自己的CEO為中短期重要目標,資源加大傾斜,做好保障。
- PM學習為年度重要目標,持續投入資源保障進度。
- 其余任務根據角色責任、重要性匹配合適的資源。
二、核心任務:
- PM學習
- 年度三大項目進度控制
- 做自己的CEO課程學習
三、計劃制訂策略:
- PORT思路理清目的、目標、成果、任務
- 在上周計劃執行效果的基礎上做調整。
- 三大核心任務資源保障做好。
- 周計劃分享課件制作,有過經驗積累但是不熟練,放了2倍的時間預估。
- 其余任務都執行過,估時偏差不多,保留一定冗余應對。
- 總的計劃時間68小時,可用時間98小時。考慮到工作的不可控內容,計劃安排20小時,占據一半工作時間,剩余時間用來調整應對變化。計劃總時間占70%,剩下的30%時間彈性調整。
201646周計劃1.png
本周復盤
201646周回顧.png
1.完成情況
- 任務達成率80%,核心任務3項,完成2項,一項降低標準后完成90%。
- 獲取一次法律知識培訓學習,加強了風險意識的理解。和項目管理,目+ 標管理的風險防范關聯起來理解。
- 工作流程完善4項,持續專精。
- 進行了一次認知調整:從客戶角度看產品品牌。
- CEO第二課達標.
- 目標管理周計劃系統流程工具化梳理,和價值線定位,進化定位關聯理解。
- 個人習慣養成認知調整。
2.未達成原因:
- 資源沒有自己預估的充足,注意力也容易被拉扯打散,執行效果未達最佳。
- 任務安排的有些多,過于分散,不夠聚焦,推動力不強。
- PM學習目標進入中期,成果反饋不明顯,動力越來越不足,容易被情緒誘導。
3.達成原因:
- 核心任務工作項目、CEO課程投入資源足夠保障,動力足。
- 部分任務由于資源調整,標準降低完成。
- 對任務每天的檢視監督到位,確保不失控。
- 任務分解,有日計劃執行記錄保障注意力聚焦,成果導向。
4.經驗和下一步行動
- 對于不緊急不重要的任務,應當重新排程安排,不要擠占當下的資源。
- 需要根據當下的狀態,進一步聚焦,在核心目標上發力。保障核心任務資源:CEO、PM學習、工作三大項目推進。
- 繼續做好任務進度的偏差分析、變更控制,知道問題的點出在哪里。
- 對于本周執行效果好的,下周繼續。必須習慣養成。
- 對于本周執行效果不好的,比如項目管理學習,需要調整學習方式,用社會化學習方式倒逼監督自己。
記錄問題,及時調整,跟進實施效果反饋,再做決策。執行有問題的周計劃,才是有效的周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