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寫寫自己,兒時的記憶非常有限,感覺過得還是比較開心的。小時候生活在農村,家里有兄弟姐妹,叔伯家住一個小院,也有很多堂兄弟姐妹,所以在我小時候,不缺玩伴。
放學了,通常把書包一放,就去割豬草。我們一般是幾個孩子一起去,滿山遍野地跑,先找一個地方玩一會兒抓石子游戲,一般修公路的時候會有這種小石子,經過打磨,每一顆大小差不多,一次是五顆或七顆。方法是:先拿一顆石子往上拋,拋的同時一顆一顆地抓下面的石子,如果過關了,再兩顆兩顆地抓??依此類推,用杏核也一樣。有時候玩得忘了,天快黑的時候才想起豬草一根都沒有割,連忙跑到自家菜地里,連草帶菜葉一起割了裝在背簍里,很快就會有大半背簍,趁天黑回家,并主動說把豬草切碎,一般家長也不會計較,常常能蒙混過關。但是伯伯家的孩子沒有這么幸運,伯伯要用稱稱重量,他家孩子也有辦法對付,就在背簍里藏一塊石頭,等稱完稱在想辦法拿出來,哈哈。現在想起來真好玩。
我們做作業的時間通常是父母做晚飯的時候,他們做飯,我們寫作業。小時候,農村晚飯都吃得晚,一般大人干完活,天黑了才回家。做飯不像現在是用電飯煲,要燒柴或者燒煤炭,煮飯的時候,先把米煮開,過濾,再蒸,一頓飯下來,只做一個菜也要一個多小時的。所以小時候吃晚飯吃得晚。那時候作業也不多,一般是寫寫算算,主要學語文和數學。
我們小的時候玩的時間比較多,因為除了語文和數學,沒有其他科目,更不會有興趣班。我記得夏天放暑假,中午到屋外面去抓蜻蜓、蝴蝶,晚上捉螢火蟲,螢火蟲放在玻璃瓶里,可以用來照明。下雨后,我們還會到小河邊去抓魚,抓螃蟹,看大人們網魚。現在想起來都是好快樂的事。
我們小時候的玩具基本上都是做的,材料也是取之于當時家里有的,比如,踢的健子,上面的羽毛就是在自家養的公雞身上拔的。玩的三角板,就是大人吃了的煙盒折的。彈弓,用樹枝做的,這些玩具取材方便,不花一分一厘,玩得不亦樂乎。我現在經常給孩子買玩具,也常常和孩子說起我們小時候玩的東西,孩子很向往我們小時候。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玩法,但是童年的快樂是一樣的,一代又一代,現在想來,童年真是很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