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祁同偉命運的大手

隨著祁同偉的飲彈自盡,《人民的名義》揪心的案情基本塵埃落定。這個一定要“勝天半子”的男人,寧愿自殺也不愿接受法律的判決。隨著一聲槍響,我對祁同偉的厭惡變成了同情。

圖/來自網絡

這個定要勝天半子的人,到底是如何走到了這一步?

其實,他是個很努力的人。大學時期的他品學兼優,雖然貧窮卻有理想。

第一次的挫折來自畢業分配,眾人都各顯神通進入了心儀的單位。沒有門路并且得罪了梁璐的他,被分配到窮鄉僻壤。

第二次的挫折來自被拆散的愛情。他喜歡陳陽,卻抵不過輔導員梁璐的死纏爛打和暗箱操作,放下了自己的自尊心向梁璐下跪求婚。這一跪,跪化了這個女人的心,也跪死了這個男人的心。

從此,理想、愛情在祁用偉心里都飛灰煙滅。

圖/來自網絡

再次轉折是因為他的老師高育良認識的紅顏知己“高小鳳”。為了替老師處理爛攤子,祁同偉又認識了高小琴,陷入山水集團,越走越遠,無法回頭。

雖然每一步都被命運的大手玩弄于股掌之間,但是同樣的事發生在侯亮平或者陳海身上,可能結局大為不同。但是世界上永遠沒有假設,我們還是用馬斯洛層析需求模型來分析一下祁同偉和侯亮平的需求差異。

圖/來自網絡

祁同偉出生貧寒。從劇中的描述來看,祁同偉小的時候,家庭條件或許只能滿足最基本的溫飽,甚至連溫飽可能都成問題。通過自己的奮斗進入了漢東政法大學,他連一雙球鞋都沒有。可想而知,來到一所大城市,如果僅憑自己的努力,他基本沒可能居有定所。沒有基本的物質基礎,他連心愛的姑娘也不敢表白,在他心里,一定很自卑,友情的也不是那么勢均力敵

縱觀祁同偉的童年和青年時代,基本上只能處于馬斯洛需求模型的最底層。他的奮斗,必須從需求模型第二層開始——安全需求。

圖/來自網絡

反觀侯亮平和陳海,出身小康家庭的他們,生來溫飽都不成問題。相對優渥的家庭條件讓侯亮平在北京都能有自己的房子。一邊愛妻鐘小艾,一邊兄弟陳海,再加上賞識他的恩師高育良,可謂在情感需求中春風得意毫無缺陷。他不需要大把的財富,因為家里有;他不需要不擇手段地得到社會地位,因為他有。因此,他的奮斗,只有一個目標——自我實現。換作劇中的臺詞就是維護法律和正義。

為了一步步由居有定所,到收獲尊重,祁同偉每一步其實都走得很艱辛,每一步遇到的誘惑也更多。別人憑借安全的工作就能獲得的榮譽,他需要拿三顆子彈來換。別人憑借家庭背景就能得到的工作,他需要用自己的尊嚴來換。別人憑借耿直的性格就能得到的賞識,他需要用替老師收拾爛攤子來換。

圖/來自網絡

當一個人所處的需求層次太低,也就意味著他的需求越多,身上的薄弱點越多。當從小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延續到成年,那么多的薄弱點就都變成了致命的弱點。

仔細觀察馬斯洛層次需求模型你會發現,越是底層次的需求,越依賴于環境。對祁同偉來說曾經遙不可及的金錢和地位,對于高官富商來說,簡直是易如反掌,他們可以給祁同偉。而越高層次的需求,則對環境的依賴越小。比如侯亮平對自我實現的理想,對法律和正義的忠誠,不是別人輕易能給的,因此面對得誘惑越少。

每個人都不能選擇自己的出生,落地時候相似的啼哭聲背后其實是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祁同偉的悲劇的確是他自己造成的,但是其實也是家庭造成的。一個只能滿足孩子溫飽的家庭,和一個已經能夠滿足孩子小康需求的家庭,這本就不是同一起跑線;不同的起跑線非要按著同樣的軌跡跑(祁同偉和侯亮平工作性質相似),追平的可能性都不是很大,更何況超越。

圖/來自網絡

就像在家庭中不能獲得親情關愛的孩子總歸有性格缺陷一樣,基礎需求的缺失對人造成的影響也很難忽視。

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出生,但我們可以決定給孩子怎樣的教育和生活。無論窮養富養,不變的是對孩子初心的保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