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別人時是圣人,要求自己時則成了小人。

?

最近微博上有一則新聞在網上引起了熱議。

上海一小伙在地鐵以上班太累為由,拒絕給抱小孩的婦女讓座,還搶奪乘客拍攝的手機。事后男子回應,當天工作很累,原本想讓,但乘客的指責讓他很氣憤,所以就偏偏不讓了。

1

首先這個事件作為一個羅生門,各人的說法都不同,所以都不可全信,但眼見為實,網友拍攝的視頻是可以作為證據的。

視頻中的傷害老阿姨操一口上海話對年輕人指責道:“上班太累,有這種話的,那么我來照顧你好了,我抱你好了。”

我不得不佩服傷害老阿姨的嘲諷技能,如果是我的話一定會極其不爽的。

但是當事人這時候為了在鏡頭面前強裝淡定,就露出了笑容,還擺出了剪刀手的姿勢。

吃瓜群眾們都很氣憤,都用言語指責,小伙子原先憋的一股氣終于爆發了,就搶了乘客的手機。

2

首先得聲明我沒有想要偏袒任何一方的意圖,我只是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這件事。

有時候在地鐵上確實會遇到一些乘客故意不讓座當作沒看見的,此時確實需要有乘客站出來能夠提點一下的。

所以上海大媽的熱心是不能被指責的,但當小伙子以上了十多個小時的班很累為理由拒絕時,這時候旁邊識相的乘客就該站出來說“來來來,坐我的位置?!?/p>

大媽如果識相些聰明些,就應該讓別人讓座而不是盯著小伙子不放了,因為這畢竟不是你占到的座位,你也不是人家的長輩,鳥你是修養,不鳥你也無可厚非。

要是這樣就特別和諧,不會發生什么爭執了。

但是事情的發展是大媽見自己的善行居然被拒絕,心中的憤怒的火焰便被點燃了,并且立馬用上了大媽多年撕逼得來的嘲諷技能。

昔日諸葛亮嘲諷司馬懿的時候是獻上一件女人的衣服,智慧的司馬懿看了就哈哈大笑,還高興的穿上走了一圈,絲毫沒有被嘲諷傷害到。

但我們的當事人,顯然對于別人嘲諷他為小孩而受到了沉重的道德打擊,周圍群眾的冷漠以及看熱鬧的心理讓他感受到了另一種可怕的被這個世界所厭惡的心理傷害,讓人細思極恐的是,他把這個傷害硬憋著,沒有釋放出來,用笑容和剪刀手來掩蓋。

據當事人的師友們所描述的,小伙子是一個特別溫和善良的人,當天疲憊是因為做了十多個小時的志愿者。

當一個溫和的、內向的人受到侮辱、受到嘲諷的時候,沒有在第一時間把這個委屈也化作語言來反駁,反而將其壓抑時,這個憤怒積攢久了就會像火山一樣爆發。

大學生馬加爵曾經因為長期受人排擠,將憤怒隱藏起來,最后在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將寢室其余4個同學全部殺害。

而今天的當事小伙子,最后氣急敗壞之下搶了別人的手機,還抓傷了人家的手,如果這個憤怒積累的再兇猛些,且當事人手里剛好有兇器,可能就不會是一場爭執那么簡單了,這會是一場命案!

3

再來分析下大媽的熱心以及吃瓜群眾們對當事人的道德綁架但沒人站出來的這個現象。

我前面已經談過,熱心是一件好事,該被宣揚,但是不能因此而用言語去侮辱人家,讓座是小,侮辱是大。

至于吃瓜群眾的看客心理,魯迅先生早已寫過,看著自己的同胞被殺頭,幾個吃瓜群眾站在旁邊笑,仿佛在看一場戲。

除此之外,旁邊的吃瓜群眾站在道德高地,也參與了對當事人的嘲諷,但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替他解圍。

我們在要求別人時會變成聚道德之精華的圣人,在要求自己時怕是又會變成一只“狡黠”的小人。

當然我這不是在進行批判,我在描述一個人類普遍的現象,這個現象就像好為人師一樣廣泛的存在著,包括我自己也是。

譬如我坐地鐵站著時,看到老弱病殘的乘客沒人讓座心里就會暗罵坐著的小伙子沒素質,但是當我坐著時我會在心理默念:“別走過來,別走過來......”

今天的小伙子一定是善良的,因為真正雞賊的地鐵老油子,很累的時候是有辦法坐到位置且路上不被需要讓座的人發現的。

慚愧的是,我是地鐵老油子的一員。

我坐地鐵的時候,如果路程短,就算很累,站一會就站一會,身體也不至于差到這種地步。但是倘若要坐一個小時以上,就類似杭州地鐵一號線從濱江坐到下沙(基本接近于從首站到末站)。

為了一開始就有位置坐,我會先坐反方向的地鐵到接近首站(末站)的地方,然后就有了位置。

至于避開需要讓座的人群,千萬別找地鐵中間的位置,可以專門找地鐵兩端的位置坐,那里遇到需要讓座的人的概率會很低。

你看,真正狡黠的人自有避免被道德綁架的方法,而那些正被道德綁架的人,正是一些善良的容易被道德綁架的人!

4

雖說要求別人時是圣人,要求自己時成小人這個現象普遍存在,但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形成良好的民風,我覺得我們對此還是需要有所關注!

古人老早說了:

“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對待自己嚴格些,比如幫著小伙讓座;對待別人寬容些,相信他人,原諒他人。

還有,要知道,那些能被你道德綁架的人,都是些善良的人,真正狡黠的人,是不會給你這個機會的!

也不要以為看著忠厚的沉默的人就可以被你任意用言語嘲諷了,這些人一旦爆發,那可是要見紅的!

為了自己的安危,為了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請大家和我一起在心里默念:

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以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