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小區的便利店里遇到老米,一身酒氣,買完東西在這里閑聊。
便利店老板娘勸老米少喝點,畢竟四十多歲的人了。老米說他心里難受,一心煩就想喝酒,根本忍不住。
為什么心煩?老米說他明年將跨入五十歲,進入中年人的下半場,可是至今一事無成,心里有一種強烈的焦慮感。
我對老米了解不多,知道他在超市上班,他老婆經常在小區里遛狗,僅此而已。剛才聽他這么說,似乎他陷入中年危機之中,這個中年危機來的有點晚,再過幾年等待他的就是老年危機。
與此相近,辦公室里26歲的年輕同事說,想想自己很快就要30歲,感覺好可怕,剛剛走上社會就要陷入房貸、車貸的壓力漩渦,年輕人好苦,每天機械的工作,迷茫不知出路。
看著這些外表洋溢朝氣的年輕人,我忍著沒說:如果不提前規劃自己的人生,當你活到 40 歲的時候,這些問題會依然存在,只不過有了個新說法,叫中年危機。
我不同情老米,因為按照現在的發展軌跡,10年后的我可能也是這個樣子。
現在的年輕人可能瞧不上我,我也不需要他們的同情,我的現狀不過是他們10年后的樣子。
這是現實不是悲觀,元旦馬上就到,你有沒有想過你今年最大的收獲什么?
2
年底朋友圈里終于出現振奮人心的消息,讓這幫油膩大叔的眼睛里閃爍出亮光。
一個大學同學所在的公司被收購,該同學不是老板,不是創業合伙人,但是他有公司百分之五的股份,是老板之前對他為公司勤勤懇懇工作十幾年的獎勵,該同學的股份如果折現,數額可達三千萬。該同學在上學時,學業和才藝就很優秀,所以優秀是一種習慣,成功不是偶然。
該同學的老婆說,這是他們夫妻二人的第二個青春期。
有人面臨中年危機,有人喜逢第二個青春期,其實二者緊緊相鄰。
遇到中年危機,不能和自己死磕,也不能硬扛,首先必須接受自己的現狀,承認在現有的精力下自己能勝任的事情是有限的,給自己劃清一個能力邊界,邊界外的事情果斷拒絕,然后在邊界內求變,限定自己也是一種勇敢。
一位五十多歲的光頭大叔在平安夜裝扮成圣誕老人,挨家挨戶給小區里的小朋友送圣誕禮物,給小朋友帶去歡樂。光頭大叔是保險經理人,小區里不少家庭是他的客戶。
光頭大叔的經歷豐富,他承包過農場,搞過運輸,干過裝修,辦過工廠,他說這些年經歷過很多行業,直到干上保險業務,才發現保險是最適合自己的行業,自己的年齡和經歷具有優勢,他很慶幸自己進入這個領域,他說保險業是自己職業的第二春,雖然來的有些遲,但是好飯不怕晚。
3
每年年底都會和老家的同學聚一聚,吃頓飯。這些同學大部分是縣城的公職人員,大學畢業后回到縣城,在父母的安排下謀一份工作,規規矩矩的上班,安安穩穩的生活,開始是因為父母的希望,后來就成了自己的追求。
小縣城的工資水平不高,一年只有幾萬塊,好在縣城里不愁吃住,溫飽無憂,培養好下一代,這一輩子就是這個樣子。
飯桌上有人說:“羨慕你們這些在外打拼的,活的自由自在,不像我們這些在小單位上班的,被死工資綁住手腳,畏首畏尾,想去旅游一次,得盤算好幾天。”
他們也曾有過離開體制的想法,但前思后想一番,還是舍不得這份體面的工作,不敢放棄。
這種生活狀態下,雖然安穩,但心里總覺得缺少些什么,就這樣憧憬,一晃十幾年蹉跎歲月。
十幾年是個什么概念,會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年輕人已經不看電視了,上街購物已經不用現金了,宅在家里寫字的人一年可以賺千萬了,90后已經開始離婚了,小學生已經用平板電腦上課了......
一女同學說:“不可思議,我怕去跳廣場舞都跟不上節奏了……”
4
穩定的工作意味著收入穩定,安全感十足,但是穩定的工作會窄化你的思維,霸占你的雙手,讓你無暇旁顧,即使有機會,你也騰不出手來,剝奪你的可能性。
即使熬到退休,你確定不會輸給通貨膨脹?互聯網經濟的浪潮在變大,實體工作受到很大的沖擊,死工資將成為雞肋。
當你習慣了穩定,你就喪失了對生活和未來的追求。
求穩思維已經不適合社會發展潮流,低風險對應低收益,收入增幅跑不過通貨膨脹,意味著你的財富和資產在虧損。十五年前,二萬元首付可以買到一套商品房,現在二萬元只能買到一平米,這還只是在二線城市,僅僅依靠固定工資已經買不起房了。
死工資也不值得炫耀,時刻有危機感,才能把生活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我剛上班時,認識某單位一位中層領導,工作上兢兢業業,在單位內外口碑很好。然而他果斷辭職去上海學習MBA,學成之后創辦了一家培訓教育公司,現在公司做的風生水起,他說,如果當初自己沒有辭職創業,后來想送孩子出國留學是不可能的事,一份工作干一輩子的事將成為歷史。
5
今年同學聚會的結束語是,為今年的一事無成干杯!
我想當然的認為,明年還是這個樣子,不過我們會再次狂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