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灣古鎮位于新沂市西南邊緣,京杭大運河及駱馬湖交匯處。與宿遷、睢寧、邳州三市縣相連,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聞名全國的水鄉古鎮。
在國慶節避開人流高峰,選擇觀摩這處歷史的重現,孩子多了幾份事物的緣由,而我多有深思,以物追源,以源而知其存理,仿佛有些事在心中已現端倪,真是百聞不如一見。
當信步走進這座古鎮時,總是能看到一些歷史的痕跡。曾經在漕運興盛時,窯灣是何等的繁華:郵局、酒坊、醬園、會館、當鋪等商業形態應有盡有。
? ? ? ? ? 前清的快遞小哥,是何等的敬業
華棠酒坊照壁
這里沒有杜康,只有高粱燒
開門七件事,醬是少不了的
山西會館是一個地方商業繁榮的象征
當鋪商業中必不可少的形態
漕運的繁榮孕育了窯灣的繁榮昌盛,更有繁榮背后的民風民俗,歷史在這里得以還原,讓我們走近她感觸她。
當落日的余輝灑落在這條南北交通命脈上,還是來來往往的船只,但它不在是主要的承運方式。或許很多人已記不起運河邊的這顆明珠,但晚霞的一抹羞紅蕩漾出的恢弘,使人浮想連篇。
中國曾有千千萬個像窯灣一樣的古鎮,每一個都是當時社會發展的縮影。我們去了解他的形態,更能讀懂當今社會,正如一句話所說:“歷史使人明智。”
窯灣的再次被復制繁榮不會重現,但幾百年前社會形態的結構略有輪廓,處于當今的世人或多或少有一種深思。
站在窯灣,昔日的繁榮浮現與眼前,有型的東西可以構筑,那么人的精神領域怎么去豐富?但愿更多人能從歷史的痕跡中找到當下我們的索取,而不是不擇手段和茫無目的。
窯灣可以再現,但已今非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