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我一杯鄉愁
1
? ? 走過來的那條街,開滿粉色的薔薇花,布谷鳥在林間低語。陽光下,漫坡的茶樹葉子已漸趨深綠,安靜的蜷縮,繼而伸展,期待一場春風來做最后的撫慰。
漸入春的最深處,日子越發明亮起來。
只是偶爾,還是會懷念春天之前的那一場雪。因著一方水土,一脈相承的人文環境,那雪竟是如此的與眾不同。那場雪叫碧雪,那方水土里的每一株茶樹,都浸染著春天的味道:碧雪春。
一個人的時候,可以安靜而醇厚,然后可以開始懂的很多內容。可以聽時間的沙流,看云朵挪動。更多的時候,一個人可以靜靜地嗅一杯碧雪春茶的甘苦。
白綠的芽尖,在平和中鋪展開來,那特有的香氣氤氳,演繹著一棵棵茶樹的傳奇。人生三味,硬烈有時,苦澀有時,唯有越過山丘,方能遇見人生回甘之時。
于是,那些一直縈繞在心底的鄉愁,如同退潮時某一處淺灘殘岸,水聲嘩啦嘩啦的節節后退。
無論出走多少光陰,身上總會留有家鄉的味道,就如同喝過那杯帶有童年記憶的碧雪春茶,再抬眼打量眼前的山山水水,覺得人生所要的不過如此:凡低眉之處,皆是清歡。
一個人獨處,善飲者走心,能安靜地聽見自己的心跳,能夠安然抵達舊時光。那個在山坳茶園間奔跑的身影,俯身撿起一片卷曲的葉子,抻開,順著紋路聽到細碎的腳步聲,看著鄉愁從干枯的纖維中漫延,纏繞每一根手指。然后,沉默不語。
不是看不見就不存在,不是記住的就永遠不會消失。不是誰都還在用一杯茶,來留住鄉愁。
2
出門,左轉,和陽光不對應的朝九晚五,歸家。如若厭倦,眼便散漫,不看身邊景色,不聽身后的聲響。
選擇某一個午后,泡一杯碧雪春紅茶,抿一口,讓胃的每一寸褶皺都有恰到好處的熨帖。一直以為,這抹紅,應該是獻給冬天的熱淚,是心底僅存的一處柔軟。
眼睛交給一支開得正好的狗尾巴花兒,聽著一些與故鄉有關的童謠,童年的舊時光明晃晃地照亮了那個下午。
聽時間如何流走。鏡子里的年輪,選擇在我額頭刻畫,眼角的紋路開出糾結的默。
飲盡這杯鄉愁,雀躍著貪婪,壓制著不安,悄悄地告訴自己,是那片山水養育了我的身子,還有我的情懷。
3
“海州之往青州,途中有驛站,往來人名之海青。”海青以茶香盛名, 我卻在成年之后以一杯碧雪春茶來尋覓鄉愁。
關于時間,童年,成長,離開,回憶,生生不息。
背對著南,面向北,遙想那片茶園,有風掠過,布谷鳥的叫聲,總是讓人惆悵。
我想回頭望,想把青春年少重新走一遍。
十七歲的那年夏天,我離開了家鄉,走出了村口那雙眺望的視線。記得那天應該有風,長花短草,我一步三回頭,看著村莊在我眼里漸漸變成小黑點。那些花高高地開在樹上,像春天遺失的嘴唇,我想我應該說一些話,可是風把聲音帶走了,我無語凝噎。
衣如雪,恰少年,這是我關于少年的念念不忘。
人到中年,總有故地,故人還有故事,讓你唏噓不已,讓你惆悵百結,讓你思緒游蕩,想起那些似是而非的流年,撲朔迷離的臉,最終恨不得歸來仍是少年。風涼星亮,總有一種味道,穿過麥田,穿過夏夜,穿過少年的白色衣角,姑娘的長長烏發,穿過罔罔日子,穿過謊言與懦弱,穿過歲月沖洗的鐵石心腸,仍然讓你覺得溫柔的味道。
就是我想象中的,素年錦時的味道。故鄉特有的味道。
生如長路,愛就是停不下來的長途跋涉,走過也就是走過了吧。
只是,向來蕭瑟處,在即來的春里,記得念一句:不負春水流。
4
想不到,多年后能夠跟家鄉的這片茶園面對面。在一群人的狂歡里,我敬自己一杯煮沸的鄉愁,一飲而下那些過往里的美好或憂傷。
自此,忘或不忘,想必沒有多少紀念保存的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