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一個朋友聊天,說到年齡的問題,她比我小一點,不過通常在網上聊天我會喜歡顯得簡單感性一點。所以她后來說了一句:我心智比你成熟。這句話讓我不滿,我不喜歡這種定論式的高高在上感,不過心智的高低實在沒辦法辯論明白,而且我現在可不想跟女生將道理。所以我說:你想多了。她硬邦邦的回了一句:嗯嗯,我想太多。我看話題要完,趕緊轉話題,不過很明顯,話題轉了情緒還在,最后她回的詞是:傻逼。這個詞真實氣炸了我,因為我感受到的強大的蔑視否定和居高臨下,這個時候我就沒再回復,我估計再回下去得吵起來,而且還不投機,有什么好說的呢。
今天早上洗澡的時候,心里開始回放這件事。很奇妙的是,此時的我完全沒有了情緒,我在開始腦中根本沒有出現當時讓我憤怒的傻逼兩個字。當我時隔一晚再來看這件事,我認為我是有很大問題的,因為最先爆發情緒的是我,我說的那句你想多了在當時的我看來多么冷靜,我以為我在理智的表明態度。是這樣的嗎?其實我是用了一種我最不喜歡的方式,定論式的高高在上。所以主要的責任當然是我的。
可是我對這件事的看法和態度,在兩個時間點上是截然不同的,因為一個我被情緒掌控者,一個我可以不帶情緒的審視這件事。我們經常說,時間是最好的治愈師,那些被傷過的愛情都可以在時間里變淡,其實未必是傷口被治好,只是我可以不帶怨憤不帶悲戚的看待過往種種。有些曾經視如寇仇的人,現在我們見面了也可以說一句相逢一笑泯恩仇,因為當時那些消極的情緒都讓偉大的時間帶走了。
在《晨間日記的奇跡》這本書里,作者告訴我們,在第二天清晨寫下來的文字才更能客觀、更公正;以前我是沒辦法理解的,現在我懂得了,讓情緒慢一點,過一段時間,再來體察當時種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