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與思考,是我們存在的坐標

作者|五花馬


從這些或深情恢宏或樸實溫馨的祝福祖國的視頻中(廣東佛山中院? 北京門頭溝法院),可以看出司法機關的變化,硬件改造、軟件升級,從業人員的思想觀念、工作方式、效率標準等都在變化。

長期致力于全球法律服務市場觀察的英國學者理查德薩斯坎德教授在《法律人的明天會怎樣》一書中提到,過去20年,英國在電子工作和法院管理方面進步寥寥。法院的大部分工作依然靠勞動力密集、繁瑣、紙面的形式開展,全國各地的法官都抱怨系統陳舊、工作方式落后、效率低,時常出錯和延誤。每年約有100萬件民事案件不能得到解決。案件當事人身受其累,司法聲譽受損。……

而我們國家這幾年,后發制人,新技術、云數據、強集合、大鏈接,司法精英的高智商與信息技術的高智能在信息網絡化的審判生態中交集融匯,“陽光司法讓公正看得見”,文書上網、庭審直播、華麗麗的智慧法院....我們的司法系統像NASA啊!

這就像為人處世的道理一樣,應該省事,不該怕事。應該脫俗,不可矯俗。應該順時,不可趨時。

中國最重要、最核心的社會法律問題固然不是純法條、法律、法理甚或法治的問題,也就不是搜索引擎、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所能完全代替的。

但,新技術的出現,新工具的使用,效率提高的同時,職業生態,也必然會因生產要素的變動而調整。故,善用傳統智慧,樂見新興事物,眼界與思考,是我們存在的坐標——“他沉淪,他跌倒,你們一再嘲笑,須知,他跌倒在高于你們的上方, 他樂極生悲,可他的強光緊接你們的黑暗。”

隨著互聯網的出現和新技術爆炸,我們的時代遇到了根本變革的機會。傳統的工作方式正在改變,不僅在司法領域是如此,在所有領域都是如此。因此,為確保和加強職業競爭力,我們要迅速從根本上對這些改變做出反應。

作為法律職業體系的一部分,律師行業的技術工具、觀念意識、智能協同方面,顯然沒有積極跟上這種變化。當你不去理解變化背后的變化時,你的整個思路都不會發生變化。而,變化的時代拋棄不變化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跟你說。

《技術升級與法律職業的未來》節選)


ps:莫名想聽一首歌,許冠英《每當變幻時》~~~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