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文章我挺早就想寫,但遲遲未寫,原因可能是沒有太大勇氣公開說一些想法。但在我裸辭以來,有許多人問我為什么?所以我想,可能有不少人對這個話題很關心,可能我寫這篇文章,對一些人是有幫助的。那我為啥不鼓起勇氣來寫呢?
我在原單位(不說具體單位,就是銀行業)工作已經六年了,從剛畢業開始,一直工作到今年,期間未換過工作,也未換過部門/職務。回想當年進單位的心路歷程,是這樣的:那時候參加了許多單位的網申、筆試、面試,流程大多很復雜,結果也出的很慢。這家單位是我同學介紹的,只要一次筆試+面試就出結果,而且結果出的特別快。剛出校門的我,看上了這份工作的穩定、薪酬不錯、離家近,沒有想太多,果斷就去了。在一開始的幾年,做的很辛苦,有過困難和挫折也都挺過來了。2015年我結婚了,想著是不是應該在這個單位生完娃再走呢。就這樣一晃到了16年,經過夫妻倆的討論后,發現我們現在不想生孩子。具體原因在本文不展開了,我在另一篇文章里寫過,發在簡書了,內容我認為還是很客觀的,感興趣的可以一讀。
既然不是馬上生,那我的職業道路何去何從?從去年到今年,一直在思考這樣的問題。最好的辦法當然是跳槽,而不是裸辭。那我跳槽的難度在哪里?聽我來分析一下。
原單位假期少,考勤管理嚴格。如果要面試,必須請假。現在一次面試就搞定的單位很少,大多都要二面三面。當你面試第一個單位失敗后,你已經浪費了一些假期,你的假期能支撐你面試幾個單位呢?
同時,投簡歷、面試是非常費時費力的活兒,在原來工作強度很大的情況下,時常會感覺無暇兼顧、力不從心。
再有,許多人說要等年終獎發完,再跳槽劃算。那能不能正好湊上?非常難!而且許多單位年終獎都分幾次發了,目的就是無論員工何時跳槽,都有可能損失一些錢。就算單位只發一次年終獎,那等年終獎發完再走,你打算啥時候開始投簡歷面試呢?提前幾個月好呢?沒有人能算出精確的時間。可能對方讓你在年終獎發之前就入職,也可能年終獎發了之后很久你都沒找到合適的單位,很快又要糾結,是不是該等到下一年年終獎發完再走?
當然我說的情況,不是在所有單位都適用,有些單位假期多、工作強度小、上班時間靈活,那跳槽還是相對容易許多。
那對于我這種已婚未育的女性,換工作是非常吃虧的,當然女性都吃虧。原因是一胎生完的,還可能生二胎呢;二胎生完的,單位感覺你沒有太多時間focus在工作上了,不能一直加班,還得帶孩子看病啊開家長會啊,老要請假……還有,最多人喜歡說的——做熟不做生,去了新單位萬一更不好呢,從一個坑跳到另一個坑咋辦?
這些理由都限制著許多人跳槽,或裸辭。所以一年一年的,雖然滿肚子抱怨不滿,大家就這樣干下去了。
我在辭職前,這些問題都想過,我做大多決定,都不是一時沖動。我覺得不可能一輩子“做熟”。大家應該看過一篇文章,就是幾個月前很多人轉的,寫的是哪些行業最容易被機器人取代。如果你是那些很難被取代的工種,那恭喜你了。我還覺得,新單位好不好,你不去怎么知道?如果去了之后,經過了一段時間(建議不能太短,新環境總得有適應過程)的觀察感受,確實不適合,那就再走唄,不在一棵樹上吊死。
那再說說,我為什么要離開原單位。原單位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我不想展開說太具體,也沒必要,而且有不少前同事會看這篇文章。但我相信,前同事自己的心里也有一桿秤,我最喜歡說的四個字在這里依舊適用——冷暖自知。那前單位肯定也有好的地方,不然我是傻嗎,待了那么多年?我辭職的原因是因為我分析了優劣勢,以及自身情況,才最終做出決定。
我辭職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原來的工作崗位不適合我,無法發揮我的優勢、沒有升職空間和太大發展、離家太遠(原來是離家近,婚后離家遠了)……
有人說,工作只是賺錢工具,哪有那么容易找到自己有興趣的工作?知乎上面還有一個段子,有點低俗,就不再這里分享了。但是話糙理不糙,段子的中心思想是——當你把興趣當做工作,你會失去這個興趣。還有人說,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要分開。那你算一下,你每周5天8小時工作,休息的時間剩多少,工作的不愉快,生活能夠很愉快嗎?我想,一份工作就算不能讓你有興趣,但能給你帶來滿足感、成就感、激發上進心,就已經很不錯了。
裸辭最大的絆腳石是——經濟壓力以及家人的不支持。
很久之前,爸媽一直覺得這個單位很好,叫我長期做下去,但我并不贊同。結婚后,老公就經常鼓勵我跳槽。可以說,他給了我很大勇氣和底氣。現在我的父母可能還沒有理解我的決定,雖然我經常說服他們,告訴他們我的想法,但讓他們完全接受,是非常難的。因此,很多人選擇了先斬后奏,聽起來不是很明智,但有時候也是無奈之舉。同時,我認為,我們已經是成年人了,就像開頭所說的,我們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再說到經濟壓力,裸辭后花什么錢?無非就是花自己的存款、配偶的錢、爸媽的錢。
第一種情況是最好的,自力更生;第二種情況,在當今社會應該不會被很多人批評;第三種情況,批評的人肯定會比較多,因為是一種啃老的行為。
但是縱觀身邊的朋友,有多少人靠一己之力買了上海的房子?很多人連首付也是爸媽出的,房貸也是爸媽還的。有多少人不讓爸媽公婆帶孩子?雙職工,不讓家長帶,那只有請人帶,請人帶不放心或者請不起,又是一個問題。說到底,啃老這個問題太普遍了,抨擊之前先想想,你自己啃了沒?如果完全沒有啃,那真的很不容易,我表示尊敬。那已經在啃的人,怎么辦呢?當然就是用心的孝順父母,多陪他們說說話,當他們老了病了時,多關心照顧。之前我寫過這樣一篇文章,大家都轉發點贊——《看爺爺奶奶秀恩愛丨他們去迪士尼拍婚紗照啦》,我想了想可能是許多人發現,自己并沒有花很多時間去陪伴老人,總以工作太忙、距離太遠,為自己找借口。
我想經濟壓力,比家人不支持更致命。同時,經濟壓力也是家人不支持的一大原因。所以要養家糊口、還房貸養孩子的人,更要慎重考慮到底要不要裸辭。
再說說裸辭后干什么?
有的人選擇了讀書,在我身邊挺多見。我有不少朋友出國深造、讀研讀博、讀MBA……有人說他們是逃避工作,所以又重回校園。這一因素我覺得也不可否認,但更多的,是他們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道路。而且他們都告訴我,這時候讀書不像以前那樣,以前只是按部就班、渾渾噩噩,這次是用心去學了。可能正因為他們裸辭了,已經冒了很大的險,才逼迫自己一定不能浪費再次學習的機會。
有的人去創業。說實話,裸辭創業的風險挺大,可能有些人會受不了創業失敗的打擊。我周圍不少人的選擇是,先兼職創業,時機成熟了,再辭職,去全職創業。我覺得這是一種更穩妥的方法。
那我目前寫文章做自媒體,可以看做是我的興趣,也可以看做是我在創業。以前的我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我也會創業。人生就是這樣奇妙,想法潛移默化的在改變。
一夜爆紅,搖身一變成網紅、大咖,這種夢我也會做,但我知道不切實際。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許多自媒體很紅、賺的盆滿缽滿,但卻被大多人抨擊和不屑,這里就不點名了。說實話,我不想為了紅去取那些博眼球的題目,去憤世嫉俗,去為賦新詞強說愁,去打擦邊球寫一些露骨的東西……所以我來這里發文章,是覺得有專業人士會審核我的文章,至少對我的努力能有一個評判,讓我更能看清楚自己的優劣勢。
我裸辭后,找了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去研究,雖然目前幾乎沒有盈利,會讓人有點捉急,但每天都過得很充實,每天都在成長。你就這樣想,我們還有大把的時間要工作,還有幾十年才能退休,確實不必急于一時。
有這樣的一段時間讓我靜下來想一些事情,做一些事情,我覺得特別棒特別幸運。有些事情在大學里我不會想明白,在剛工作時我不會想明白,在沒有辭職的時候我不會想明白。很多事兒,在我辭職后,才豁然開朗。可能真的要跳出來,才能看到新世界。
在辭職后,我跟朋友聊天才發現,有些人快30了才轉行;有些人明明有高學歷卻去開了肉夾饃店;還有的已婚男裸辭讀書深造或者做了全職爸爸。
現在社會,成功的途徑有很多。做網紅就丟臉,就不體面了嗎?你以為做網紅那么容易呢,先不說紅起來很難,紅了之后還要費盡心思去想,怎么保持人氣不掉粉。開肉夾饃店就浪費了高學歷?我們學習的不僅是知識,而是方法和思路,在創業時學以致用融會貫通,就是本事。那男人裸辭不上班、當全職爸爸有錯嗎?我覺得沒有,只要他的妻子理解支持,兩人能和睦相處、各司其職。但我覺得兩個人都有工作是更穩妥的做法,這個理論在我另一篇中興員工跳樓事件中有提及。
最后重申,跳槽還是裸辭,大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利弊,切不可沖動。比如之前大家都轉發的辭職環游世界的文章,不可以盲目效仿,據可靠消息,人家是富二代,買得起800萬學區房,也有錢環游世界。
最后再重申,我這個人做任何決定,都不后悔。我就想問一句話,后悔有什么L用?如果之前的決定確實不妥,與其花時間去后悔,不如想辦法修正。我選擇裸辭,你可以說我任性。但人生短短數十載,年輕的時光已經越來越少,難得任性一回又怎樣?
我想我會永遠記住這個難忘的,2017年的夏天、秋天和冬天。
裸辭,我不后悔,但不會慫恿你也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