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最近一段時間,我坐動車搶到的是站票,也就是無座;好幾次坐地鐵,都是好不容易擠上去,自然也是無座。
? ? ? ?可是大部分時間我都又很快有座。
? ? ? 從地鐵擠上去之后,我就迅速往地鐵頭部或尾部移動,很多人在過道站著,四處張望,有的人還嘟囔,又沒座位啊。我一直走,往往不到一站,就走到頭部或尾部,大部分時間那些車廂都空很多座位。
動車也是如此,移動中座位就來啦。
幾次之后,我發現,只要我心懷希望,并立刻行動,但不為結果糾結,讓它隨緣而來,往往都能如愿以償。
后來我不是專門為了找座位,也都這樣的心有希望,勇于行動,把它當做一種樂趣,有了座位,沒有座位,都是一樣的喜悅自在。常常找到的座位很快就給后來的人讓了,也許得到一句謝謝,也許不會換來一句感謝,依然微笑著讓喜悅流淌。
? ? ?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這樣,有時候緣于某個人,某個事我們看不到希望和方向,消沉,失望,墮落;有時候我們可能看到了希望,又沒有勇氣行動,或者承擔,自然不會有希望的結果呈現。
? ? ? 反過來,我們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也許會遇到一個關鍵人物,一個喜出望外的平臺,一次成功的興奮,我們也可能得意洋洋,得意忘形,心里難免有不恰當的想法,忽略了下次是什么果呢。
? ? ? 我們平常人更多關注的是結果,羨慕別人的成就。可是成就從哪里來呢?任何成就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都有它的前因后果。所謂“端正者忍辱中來,貧窮者慳貪中來,高位者恭敬中來,下賤者驕慢中來,喑啞者誹謗中來,盲聾者不信中來,長壽者慈悲中來,短命者殺生中來,諸根不具者破戒中來,諸根具足者持戒中來”。可見,人生各種結果都不是偶然的,所以我們重視因上的努力。
? ? ? ?有句話叫做“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因此,智慧的看待人生,我們必須在因上努力。只要因緣具足,結果自然就會出現。如果不能成功,那只能說明因緣還不具足,還需要在因上繼續努力。相反,把結果看得太重,就會患得患失。如果不肯在因上努力,那結果永遠都不可能出現。
? ? ? 當我們有了某種成就,這種結果也是眾緣和合,是無常的,同時也不是可以永遠擁有的。不要太執著,那只會帶來痛苦。隨緣也能讓我們面對成功時有一份平常心。成功時不會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失敗了也不會有挫折感,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 ? ? ?這就是 心有希望,勇于行動,果上隨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