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智百本27:《熊貓的拇指》古爾德
時間是漫長的,地球年齡已經超過45億年,如果把地球歷史比作24小時,人類文明只是在最后幾秒鐘才出現。
我們或許會憐憫蜉蝣的短命,成蟲最多只存活幾天,什么都來不及做就死去了。然而從宇宙的尺度來看,我們也好不到哪里去。甚至整個人類的存在對宇宙來說也是毫無意義的,我們像塵埃一樣毫無存在感。
英雄美人也難敵時光易老。李白杜甫的詩意人生,貂蟬小喬美髯公的美麗容顏,成吉思汗秦始皇的統一偉業,愛因斯坦錢鐘書的聰明智慧。一切都只在瞬息之間消失殆盡。
不禁感嘆,在世上撲騰一時,就匆匆退場,活得好與壞又有什么分別。站在時間的尺度上,我們活得太失敗了。
不光和宇宙比人類太渺小,就算和身邊的人類們比,也會很有挫敗感。遠點看看喬布斯,川普,近點看看微博公眾號的大V們,再近點看看比自己混得好的同學,和他們豐富多彩的生活相比,自己過得太單調、無足輕重了。
我們作為宇宙的塵埃、蜉蝣有何意義呢?和厲害的人比,我們出生卑微,天賦有限,為何讓我們生在這世上呢?
面對意義危機,該怎么調整自己的心態?
首先,不用和別人比較,把他們當風景。
每個人的出生決定了他們的天賦,這個天賦包括智力、思維眼界、物質基礎等等,所以每個人的起點差異是很大的。忽視天賦的差異,只強調努力的作用是很不科學的。
所以這種橫向比較不具有可比性,也沒必要比,因為每個人的賽道和方向不一樣。
但別人或外部世界具有參考性,能讓你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拔高你的視野,引領你進入更美好的世界。
比如我永遠無法企及的錢鐘書、康德等,雖然和他們比我永遠像螻蟻一樣,但他們的思想給我帶來的只有各種驚喜,而不是壓力。
其次,這個世界你才是中心。
要知道,你生前和死后的世界,你是無法感知的。反過來想,只有你存在于這世上,這個世界才存在。所以不用顧及面子,自尊,只顧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好了。
當你死去時,這個世界也永遠熄滅。趁死前,毫無顧忌地去鬧騰吧。
最后,怎么活都是對的。
大家終歸塵歸塵土歸土,英雄美人也難敵時光易老。所以,結果和成績不重要,你人都要死了,要那何用。最重要的是體驗,人生的唯一意義就在于此。趁著活著,想想還有啥想干的沒干,趕緊去爽一把吧。
成功也好,失敗也好,都是你的人生,僅有一次的人生。
檢視閱讀筆記:
一、本書結構
論文集,按一定邏輯順序:熊貓的拇指,達爾文主義,人類進化,人類差異,改變的步伐,早期生命,落敗的生命,尺度和時間。(總分、遞進、并列)
二、主題、解決問題:
生物進化史。
三、關鍵詞
副標題:More Reflections in Natural History
四、其它
開智百本進度:27/100
耗時:閱讀1h20m 整理輸出1h5m
下判斷:選讀,生物史。
下一本書:第一章:進化論 之 《魔鬼出沒的世界》卡爾·薩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