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心靈自由寫作群第二十九天作業。
有的人以為修行有什么神秘,有什么高級,其實并沒有。修行最大的問題是你還是要對待日常的生活,不能逃避,不能幻想,不能任性,該做正確的選擇的時候還是照樣要做正確的選擇,安于做一個普通人,安于在普通的生活里學習。
在每天的一茶一飯中,我們冥想。在每天的一顰一笑中,我們覺察。在每天的一起一落中,我們感受。這似乎是很細微的。在沒有接觸這些之前,我也是每日三省吾身,甚至有點過頭了。自己對自己觀察是好,過分地批判便不好了。要做到旁觀一切,覺察到自己的情緒和狀態,并接受它,不被其控制。這一點在帶領小孩子的時候也是一樣,孩子無法辨認自己的情緒,所以我們要幫助他們辨認。如果他摔倒了,我們要理解他會哭,說:“你摔倒了,一定很疼吧,所以你很傷心,真抱歉,你感到很疼。”而不是責備他:“你看你怎么不小心?”或者責備他人或者他物:“都是XXX的錯,都是桌子的錯!”當確認了情緒,我們便可以釋放和引導情緒。成人雖然比孩子心智成熟,也可以辨認自己的情緒,卻無法承認自己的錯誤,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無法自拔。如果別人惹我們生氣了,我們是否可以這樣對自己說:“他讓我很生氣,是因為他說出了一個我不愿意承認的真相,這是我可以改變的一個機會。我真的很生氣,其實是我不愿意改變和面對真相。我可以選擇大發脾氣,也可以觀察這股能量。我也可以告訴對方,我需要一些時間改變。”
如果我們可以做一個客觀的觀察者來覺察每天每時自己的起心動念,我們便會了解自己的真相,明白自己為什么來到這個世上。同時也會同理他人的情緒,了解別人。
每件事看似普通,做好每件事卻不易。做好一個普通人也不易。